還是秀秀挺著肚子走過來:“冬子你說說,什麼主意?”
有人捧場就行,房冬的主意很簡單,這條街裏賣涼皮那些攤,哪家不是涼皮、米皮、麵筋還有什麼牛筋麵、油絲麵等搭著一起賣?更不用說還有人搭著賣點家常餅之類的,胡大媽家品種單一,顧客沒得選,不如像他們那樣多增加幾個品種。
“咱們隻會涼粉,哪會做那些亂七八糟的?。”胡大媽雖然這口氣不怎麼友好,總算搭了句話。
“啊呀我的大媽啊,那些都是接的現成貨啊,你就用你家的調料直接拌一下就能賣。”
“那能行嗎?我吃過人家的,不是咱家這種味道。”胡大媽的口氣緩和些了。
“各賣各的味,為啥要和他們一樣呢?”
“媽,我覺得冬子說得有道理,咱們試一試吧。”秀秀在一旁說。
胡大媽直搖頭,還是沒同意,理由和父親的差不多,她家現在的桌案有點小,品種多了陳列所需麵積自然就大,那得花錢。
死不改悔的頑固派!房冬心裏忿忿道,和自己那個唯我獨倔的老爹一個門派出來的師兄妹。
自己家轉眼間又賣了一百多塊,眼見著胡大媽那邊一份都沒賣出去,再看看大媽身旁那位大肚婆,曾經被自己認為是天下第一美女的秀秀姐那個慘不忍睹的樣子,房冬決定還是要勸勸她們。
想起前幾個月在一家麵館幫臨工時老板說過的話,賣湯麵謹記一條,切不可量大,要讓大多數顧客吃完後剛剛飽的程度正好。
一味追求實惠,那就是砸買賣。
房冬當時不解,老板一舉例才明白這裏麵的門道。
不讓客人吃太飽,給客人留下的是回味,如果量大到吃也吃不了,給他留下的記憶就是惡心。
當然,這隻是針對街麵上大多數麵館而言,如果你這家麵館是專門針對那些重體力勞動者的就是另一回事了。
想到這裏,房冬又給胡大媽出了個主意。
這個主意更簡單,既然胡大媽不想多增加品種,那就還賣涼粉這一種,但賣法要變一變。
“怎麼變?”秀秀對房冬出的主意很感興趣,胡大媽在一旁低著頭根本就沒打算聽。
“一份分成三份賣。”
“一份賣兩塊?”秀秀又問。
“不,一份賣三塊,調料不變,辣椒多加點,能吃辣的顧客就再給他加。”
畢竟是年輕人,秀秀馬上就接受了這個建議,胡大媽完全不同意:“一份分三份,你當咱這是喂雞呢?還多放辣椒,辣椒不要錢啊?”
“媽——再能吃的人也吃不了一塊錢辣椒啊,要不咱們明天分兩種,你還按原來的賣,我分成小份賣。”
“胡大媽,你要是提前沒準備那麼多辣椒的話,從我們家拿點。”房冬沒經過父母同意就私自大方了一回,沒想到被胡大媽一句話就嗆回來了:“你們家的辣椒我能用嗎?”
這倒不怪胡大媽,兩家的辣椒炸法完全不同,胡大媽炸辣椒追求的是香,辣是次要的。
而自己家辣椒追求的是紅和辣,不光采用的辣椒品種不同,炸製工藝上更是相去甚遠。
“辣椒夠用,明天多炸些。”秀秀和胡大媽理論了半天,總算同意原來的賣法不變,讓秀秀分一部分小份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