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明爭暗鬥》-第1章 局勢 (1)(2 / 2)

印共毛派遊擊隊早已在上世紀末,就已經實質取代少數落地區的政府來管理當地(影響區域內人口達驚人的1.8億),並依靠稅收來維持自己的生計(毛主義影響強悍吧!)。戰爭發生後,印度國內分裂的幾支共產黨組織,已經開始商談整合的事宜。

印度政府對四處起火的國內局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管理,國內的治安惡劣的程度,已達到自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程度,並有不受控製發展的趨勢。政府軍隊不服指揮、擅自行動的情況開始蔓延。印度人沒有想到,從進攻中國一開始,形勢就急轉直下,現在麵臨的局勢,如果沒有強力壓製,可能造成國內的分裂!

比起印度國內的一團糟,南緬甸的形勢也好不到哪裏去,由中國成都戰區149山地機步師為主,北緬、南華為輔組成的“光複軍”3萬餘人,與南緬甸、美國聯軍近2萬人在曼德勒大戰一場,“光複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將這股聯軍打成丟盔棄甲,俘虜聯軍萬餘人,其中美軍近500人。中國第31山地師,與南華共和國組織的“漢軍”(得批評南華,將“大漢軍隊”都搬出來了),直取南緬甸東枝、壘固,戰績也是喜人。

東南亞的泰國、老撾、柬埔寨日子則是極為難過,他們被夾在中國、越南、緬甸這些燃起了戰火的國家之間,難民從這些國家湧過來(當然,中國的雲南、廣西也接收難民),對其國內的形勢有相當不利的影響。

除了老撾已經明確向北京提出共同協作的請求外,泰國、柬埔寨還在左右為難中,他們既要看中國臉色,還得看美國臉色,目前,中美之間還看不出敦強敦弱。

越南的情況有些複雜,盡管戰爭已平息下來,但是,越南國內,正在進行全國總動員,號召全國人民反抗中國的“第二次侵略”,緊急征兵15萬人,並開始調集5個步兵師、2個機械化步兵師、3個裝甲旅、2個航空師,在廣寧、北江、太原三省進行集中,加上英法美的聯軍,預計一周內兵力將達7萬人,廣州戰區41集團軍的壓力明顯增加,其123師已進入廣東,暫不能回防,由成都戰區14集團軍一部進入廣西進行協防。雙方兵力、戰力相當,估計再次大戰的可能性很高。

中國華東戰場有憂有喜,聯軍已基本占領上海、江蘇昆山全境,南京戰區第1、第12集團軍及第31集團軍的特種兵大隊及進抵漸江嘉興第92摩步旅、進抵江蘇無錫的武漢策應戰區的第162機步師(猛虎師)、161炮兵旅,在二線形成防禦圈,基本穩住不利局麵,並且,自開戰之來的一直沒有行動的北京戰區,其躍躍欲試的預備集團軍第27軍79機步師去向不明。很多人猜測,因為南京戰區形勢所迫,可能已進入江浙一帶。

東北亞的朝鮮戰場,戰鬥極為激烈,沈陽軍區及朝鮮人民軍在頂住美韓聯軍攻勢後,已經開始反攻,試圖奪回被占領的地區,而美韓聯軍則是固守陣地,並以優勢海軍力量進行圍攻,雙方損失都頗為不小。

隻有南海形勢越來越嚴峻,自赤瓜礁、華陽礁被菲律賓、越南侵占外,其它尚在中國手中的南海諸島都麵臨極大危險,有聯軍聯合艦隊作後盾,這些東南亞國家,隻恐自己落後,對中國島嶼大肆分搶。

10月20日晚9時,台灣以裝甲旅、裝甲步兵旅、空騎旅組建的所謂“救國軍”,在聯軍優勢海空軍的配合下,突然向福建廈門外海,並以金門為依托,開始炮轟廈門,這一意外的情況,讓南京戰區有些吃驚,沒想到灣灣們竟然敢進攻大陸,雖然東海艦隊在與聯軍的海戰中受到一定損失,但是,實力尚在。在陸軍31集團軍、陸航10團、第14殲擊機師進行了防衛,將台灣組織的“救國軍”阻擋在廈門以外。

但是,台灣參與到這場戰爭中,讓北京有些憤怒,誰都知道,聯軍的目的,是要肢解中國,瓜分中國,這個時候,全世界的中華兒女都團結起來支持中國的抵抗,這個台灣,關鍵時候卻助虐為紂,還真不把自己當中國人了?

不過,台灣政府的言論卻耐人尋味,一直以來,台灣是極力推行“去中國化”,從戰爭開始後,台灣的態度由開始的低調處理,到現在高調組建“救國軍”,其所謂“總統”朱十明更在10月20日居然提出了“統一中華”的口號,讓北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這個口號,怎麼可能從台灣人嘴裏說出來。不過一想也明白,其實台灣的目的,不過是借這個機會擴大自己的實際控製區而已。

台灣與大陸的戰爭,仍是上世紀解放戰爭的延續,雙方在金門、廈門一地自20日一開戰,便互相炮擊、滲透開來,有台灣軍隊潛入到廈門,也有解放軍小股部隊登陸大小金門島,戰鬥一開始,便難解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