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當趙秋燕聽了丈夫萬裏的話之後,
她立刻反駁著丈夫萬裏,說道:
“萬裏,我問你,咱們石油工人,選擇來到大山溝裏麵工作,是為了什麼?”
萬裏在電話裏麵,回答著趙秋燕,說道:
當然是為了給祖國獻石油。
趙秋燕反問萬裏,說道:
既然,我們千裏迢迢,來到大山裏麵,是為了給祖國獻石油,那是不是就應該選擇,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努力工作,去為祖國獻獻石油,而不應該找一個輕鬆的地方呆著,是不是?
麵對妻子的反問,萬裏想了想,然後非常尷尬的回答,說道:
趙秋燕,你說的沒錯,咱們石油工人,既然選擇了為祖國奉獻石油,那麼,就要選擇最苦,最累,最艱苦的崗位,隻有這樣子,才能夠把我們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石油工作。
趙秋燕在電話裏麵繼續,說道:
既然如此,那麼,你就應該支持我,放棄去輕鬆的采油隊工作,然後回鑽井隊的抉擇。
這個時候,丈夫萬裏非常尷尬的,在電話裏麵說道:
“可是,老婆,你已經39歲了,轉眼就40歲了,而鑽井隊的工作,都是在野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搬家,工作特別的辛苦,而且一年四季,也回不了家,你忍心孩子一個人,待在家裏麵,沒有父母照顧,你忍心孩子的學習,沒有人輔導,你忍心家裏麵的父母,沒有人照顧嗎?”
萬裏說的話,特別的在理,
石油工人,長年累月的工作在大山裏麵,真的是把青春和熱血,以及全部的時間,都貢獻在了最艱苦的工作崗位上,
她們回不了家,照顧不到孩子和父母,隻有在短暫的休假時間裏麵,能夠短暫的和父母與孩子團聚。
可是,即使如此,石油工人們依然頑強地,奮戰在工作的最一線,
她們絲毫不退縮,也不抱怨。
這個時候,趙秋燕信念非常堅定的,告訴丈夫萬裏,說道:
萬裏,你說的很對,我們石油工人工作在大山裏麵,尤其是鑽井隊,一年四季真的回不了幾趟家,父母沒有人照顧,我們盡不了孝,孩子沒有人照顧,我們盡不到父母的責任,但是,我們石油工人為祖國奉獻了石油和天然氣。我們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忠孝不能兩全,不可能兩頭兼顧,我寧可選擇為祖國奉獻石油,我寧可選擇舍小家,顧大家。
聽到這裏,趙秋燕的丈夫萬裏,動容了,
他眼睛裏麵含著熱淚,在電話裏麵對妻子趙秋燕,說道:
趙秋燕,你說的對,我們石油工人,就應該這樣子,是我太自私了,是我忘記了心中的信念。當初,我記得,咱們兩人從農村出來,走進長慶石油學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立下了心中的誓言,那麼,就是為祖國奉獻石油,要把一輩子的青春和熱血,灑在大山裏麵,隻有這樣子,我們才能夠完成心中的夢想,為祖國奉獻石油,隻有這樣子,我們才能夠完成心中的理念,為祖國奉獻石油。
這個時候,當趙秋燕聽到,丈夫萬裏好像開始支持自己的選擇的時候,
她突然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
萬裏,你也知道,現在的鑽井隊,工作特別的艱苦和辛苦,基本上沒有人,願意去鑽井隊工作,就是從石油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剛去鑽井隊,她們選擇辭職的人,也特別的多,這些年,鑽井隊的技術員,用青黃不接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在鑽井一線工作十幾年的鑽井技術員,更是特別的缺少,如果,我離開鑽井隊的話,那麼,真的是給鑽井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尤其是我所在的鑽井隊,可以說,技術過硬,並且經驗豐富的技術員,就我一個,當初,我離開的時候,我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可是,我沒有想到,當我離開之後,實習技術員小劉,竟然把好多技術問題,都不會,他隻能打電話問我,可是,我遠在千裏之外,我僅僅在電話裏麵,這樣告訴小劉,也說不太特別清楚,我覺得鑽井隊,需要我,即使鑽井隊工作特別的辛苦,一年四季,回不了幾趟家,我也願意,總比我呆在采油隊享福,來的強。
這個時候,當萬裏聽了妻子趙秋燕的話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