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齊心(1 / 2)

第三章齊心

求推薦!

“哈哈,發展之道有一要點,第一便在於集力,團結人心,整合力量,將趙國一切力量化為我用,而非內部虛耗。”

王離起身道:“大王,長平一戰,我大趙受損嚴重,如今可戰之兵看似隻有兩部,其一是李牧將軍北拒匈奴之兵,其二為廉頗將軍攻燕之兵,其實還有一部潛力巨大的兵力可用。”

“那便是諸貴族公卿以及豪商家的私兵和武士,看邯鄲諸貴族大家,哪家的私兵部曲少過了千人,大的高達數千近萬不止,整個趙國貴族部曲若是能夠湊出來,再使廉頗將軍騰出手來,集合力量,若隻論人力,便是再與秦軍較量一次,那都是足夠。”

“不錯。”趙王點頭稱是:“長平一戰,損的是國勢,這些貴族大家家勢並未大損。”

“當日秦昭襄王於長平戰後攻我趙國,兵發五十萬會於邯鄲,那時我趙國可戰之兵已是極少,可是秦軍攻打一年都未攻破攻破,除了邯鄲居民盡皆用命之外,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亡國在前,趙國貴族不得不聯合起來,共抵末日。”

“那時候,平原君帶頭將家族部曲站上了城牆,甚至發動家中奴仆女子都參與後勤,隨時援城,整個邯鄲以及周邊被放棄的小城,所有貴族的部曲私兵都被發動了起來。”

“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我大趙竟然還有如此巨大的潛在力量,隻是可恨,這些貴族非得要破家滅國,火燒燃眉的時候才可將力量拿出來與國之用。”

“除了這些,當日長平之戰,打到後期,實是兩國之間比拚糧食物資消耗,誰先耗盡,誰就可先倒下,隻是我大趙先耐不住,舉國上下而求速戰。”

“而我大趙為何耐受不住?隻是國家耐受不住,若是整個國家貴族齊心,人人肯捐資,支撐幾十萬人之用,將秦國耗垮又如何?”

“那些貴族自是不肯割肉,寧肯糧食爛在穀倉裏,而在朝堂上一個個嚷著要撤換廉頗將軍而求速戰。”

“長平戰後,秦昭襄王兵發五十萬來圍邯鄲,寡人隻道萬無幸免,趙國將滅,可是平原君發動趙國貴族一起為國出力,隻靠了他們拿出來的糧食,居然支撐了邯鄲一年之久。”

說道這裏,趙王連連搖頭,臉上盡是揶揄和自嘲。“先生,你說好笑不好笑。”

“先生所言,發展之道第一在於齊心並力,這話是沒錯的,可是我大趙這種情況,非得那等末日之境,或許才能齊得心起,其他時候,你看這邯鄲之圍一解,又是一番歌舞升平。”

王離對貴族的了解,盡是自曆史和上得來,此時聽得趙王一番詳細,對趙國現有情況更加了解,他也是想不到,趙國的貴族之力比之想象要更大。

趙國長平一戰,後世因為曆史太過遙遠,又無太多記載,研究者得出結果或歸罪於趙王昏庸,或歸罪於趙括紙上談兵,或言秦軍太強。

但是卻是有一種說法,說到根子上的。

春秋之後,進入到戰國時代,諸侯之爭越演越烈,過往的國家體製,已然不適應更激烈的爭霸,隨即,變法之風席卷整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