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訂閱!
大日淩空,雲海無涯,一排仙鶴在虹橋上飛過,虹橋兩端是一座座漂浮在雲海上的島嶼,一大一小,十八座虹橋自大島上飛架而出,十八座仙島環繞著中心的大島嶼緩緩運行著。
大島之上,祥雲繚繞,七彩天光應和著不知自哪裏來的飄渺天音晦暗不定,輪轉不休,島嶼上,重重密林間,露出宮殿的一角。
“知秋,你執掌人道鏡,可知如今整個人道形勢如何?”
宮殿中,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坐在懸在宮殿大殿最裏邊的高台,身上一件純白道袍不帶絲毫異色,在頂上透下來的純白天光中顯得無比神聖。
“稟掌教真人,人間龍氣已動,原本凝實如天柱通天徹地,九龍環繞而飛,到此時已經開始有些鬆散,呈現出一絲雜亂之象。”
殿堂下一位年輕的道士對老者躬身拱手,恭謹的回道。
“僅僅是一絲雜亂之象?九龍之勢未有分崩,走脫一兩條龍?”
老者聽著眉頭皺起:“怎麼會這樣?如何僅僅是一絲雜亂之相,那妖僧倒行逆施,執掌朝堂運轉的儒教大臣幾乎盡遭貶斥,他們的門生故吏也盡被朝廷打壓。”
“此時此勢,若放在任何前朝,本該是亂世將起,此時緣何龍氣中連一龍都未脫?知秋,你將人道鏡祭起我看看!”
年輕道人抬手拿出一個巴掌大的小鏡,往上空一擲,小鏡見風就漲,片刻間化為一個直徑足足一丈的圓鏡。
隨著圓鏡一展開,一個神州大體地勢圖案出現在圓鏡之中。老者的目光直落在地勢圖中大乾王朝京師所在,隻見那裏一道通天紫氣直上青冥,紫氣無比凝實厚重,個中更有九龍長煉飛騰。
看著這樣的景象,老者眉頭皺的更狠:“怎麼會這樣,看似稍稍雜亂,可是實際上雜也是雜的有規有矩,尤其是通天龍氣,竟還是紫氣。還如此濃鬱。當真是不可思議。”
“根據典籍記載,王莽才一篡漢,龍氣幾乎瞬間崩散,黃巢兵鋒一起,龍氣色光直降一等,朱溫篡唐而起,天下九龍直接就走脫八條,然後有五代十國之亂。”
“可是如今,那妖僧明明已經當朝,而且倒行逆施至此。天下間竟還如此穩定。”
“不對,這龍氣的光色,這龍氣的光色是紫色,簡直猶如傳說中得一絲可成大道飛升的鴻蒙紫氣,實乃天地間至高氣象,這等龍氣光色為紫,簡直是曆朝曆代前所未有。”
“曆朝曆代,哪怕是最強的李唐時期,也不過是青冥之色。乃曰湛湛青天,唯獨本朝,竟是前所未有的紫氣傲臨東方。”
“難道是因為本朝比之曆代空前強大。龍氣為這紫氣的緣故,所以遠比青冥之氣更為堅固而不壞?”
似是找到了理由,老者心下稍安,隻是片刻之間,他又的覺得不對:“不對,這神州各地的紫色光點是什麼?”
“這些光點有些位於神州各地州城,也有位於各地山脈小聚之所在,所有紫色光點隱隱和紫氣柱相呼應。隱隱有紫色光點的位置,都與京城呼應著罩上了一層紫光?”
“咦,又多了一處光點,這些紫色光點竟還在隱隱擴張?”
老者微微驚訝,這紫光還在動,不過稍後,他微微點頭:“紫氣龍柱的力量微微縮小了部分,原來是這樣,隨著這光點的擴散,龍柱的力量會被散往各地。”
“不錯,原來如此,那吳天國師似乎整出了一個什麼梵天教,如今正四處擴張在全國建廟,又引著朝廷的兵馬四處伐山破廟,不論佛道,似將那些小門派盡數打盡,如今那些有光點的山勢彙集之地,正是被破的小門派所據靈脈。”
“這麼說來,梵天教會的每一次擴張,實際上都是拉散了紫氣龍柱?將龍氣的力量散去了各地?”
“可惜這紫氣龍柱如此厲害凝聚,梵天教如此倒行逆施,都隻能散去點滴,按照這趨勢,如今梵天教的力量占據了大半個國家,龍氣才散這麼點滴。”
“這樣哪怕他梵天教占了全國,這紫色龍柱都不會崩潰,怕是連色光都不會掉落一層。”
“怎麼會有這樣一個朝廷,人皇能飛升仙界就夠古怪了,如今妖孽當朝,驅除近千年來朝廷所依仗的儒教中人,更有各種倒行逆施,居然國本都未被觸動。”
“看來得另思辦法了,否則以此國勢,本真人神魂腐朽了也難以飛升仙界。”
寧州城外,有著一處廣漢山,山勢雄奇,又有一條河流自山下蜿蜒而過,山川靈秀盡彙於一地,端的是一處風水寶地,一處數百年的古刹就隱藏在這山中。
這時,一隊快馬停在了山下。
“拜見張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