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潛龍轟天 第233章 四大魔盒
楊慶,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年過花甲,頭發全白,身體狀態也比較差,駝著個背,走路還拄著根拐杖,上課的時候會長時間地坐在凳子上,慢悠悠地講著課,幾乎不站起身來在黑板上寫字,因為站著板書對他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
在聽了這小老頭的一節課後,範飛見楊慶大多數時間是對著教科書照本宣科地念著,就對他很有些鄙視,認為這老教授純粹是混飯吃,六十多歲了還撐著不退休享福,來這裏賺點課時費,誤人子弟,何必呢?
相比之下,範飛更喜歡那些從天南講到地北,能讓他開闊眼界的老師們,可惜這種老師實在不多,所以他就很堅決地逃課了,反正他有雙女王說的那番話作為尚方寶劍。
所以這一個月裏,範飛就隻聽了楊慶一節課,倒是聽了雙女王半個月的課,才打了退堂鼓。因為他覺得雙女王講的課雖然有趣些,但仍然略嫌枯燥了,更重要的是她講的內容,範飛早已自學完畢了。
範飛並不知道,並不是這些老師不健談,而是因為大一第一學期是打基礎的時候,所以老師們一般不會過多的清談,否則容易幹擾學生的視線和思路,所以範飛前半個月的上課才會覺得悶。
相比之下,校園裏每天都有的講座,氣氛就活躍得多,讓範飛很是讚歎。
作為中西文化科技的出入口和華夏學術文化傳播的中心,北大的講座很多,也很有些檔次,遠至上個世紀初,就有羅素、杜威先後來北大做學術報告,而現在也經常有國內外政要來發表演講,還有季羨林、張岱年之類的大師經常來講座,算是為中國的文化科學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他們的講話也經常直接影響了國內外漢學的研究動向。而除了這些高檔次的講座,還有數不盡的中低檔次的講座,而這些講座都很注重思想解放,也重視台上台下的互動性,聽起來頗有趣味,還能啟發學生的智慧。
在三角地的海報欄上,每天都有不少講座的廣告,由於講座實在太多,範飛都聽不過來,所以他每天都會去海報上認真找找自己感興趣的欄目,有興趣的就會去聽一聽。
講座一般分為專業類與普遍類兩種。前者主要是針對同一學科的圈子,有很強的學術性質和水平,其範圍也相對較小,聽起來往往需要有堅強的意誌才能聽下去,聽眾相對較少。範飛現在基礎還比較弱,所以避而遠之,一般隻聽普遍類的。普遍類的講座雖然深度往往不夠,但普及性很強,一般聽者不拒,常常人多無位,得早早去占位。
盡管有時得站著聽講座,但範飛也樂意在那裏站上一兩個小時,接觸一下那些新潮的思想。
在顧天翔看來,範飛就是個犯賤的貨,在課堂裏坐著聽課不願意,偏要站著來聽講座……
所以在有座位時,顧天翔或許還會陪範飛聽聽講座,但如果沒座位,顧天翔一定扭頭就走,拋下範飛去自作自受。而範飛依然樂此不疲,並笑稱在聽講座時往往能發現知性美的美女,還能共同探討一些人生理想。
當範飛聽講座成了習慣後,就對聽枯燥的專業課更沒興趣了。。。。。。
隻是這回範飛偶然在學校的史料中看到了楊慶的名字,才終於知道這個小老頭以前也是個英雄級人物——在十年浩劫中,剛留校參加工作的楊慶聽到學校要解散法律學係的消息後,就勇敢地參與了抗爭活動,而且始終衝在最前線,最後被紅衛兵打了個半死,留下了一身的內傷和外傷,又錯過了治療時機,此後幾十年便一直病痛纏身,這才會六十多歲就這般慘淡光景。
平凡的人,也會有不平凡的故事,楊慶就是這麼一位保全法律火種的無名英雄,雖然史料上對於他的這段往事隻有寥寥的幾十個字……
範飛看到這裏,不由得對楊慶肅然起敬,決定第二天就重新去聽聽他的國際法課程,並打算課後問問他當年的這些往事,也算是和英雄零接觸一回了。
隻是範飛沒想到,第二天他和顧天翔去上課時,不但被同學們報以詫異的目光,還在楊慶那裏碰了一鼻子灰。
“這位同學,我怎麼對你沒什麼印象?”楊慶拄著拐杖走進教室後,那雙有些渾濁的眼睛往教室裏一掃,就發現了範飛這個不速之客,卻沒注意到顧天翔。
“楊教授,我叫範飛,我前段時間病了……”範飛臉上一紅,隻得撒了個謊。
“範飛?如果我沒記錯,你應該隻聽了我一節課吧?難道你病了一個月?”楊慶淡淡一笑。
範飛頓時滿頭大汗,他真沒想到這老頭的記心這麼好,竟能記住自己這麼一個普通的學生。
北大.法學院的四年本科分為法律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經濟法、刑法等專業,範飛選了法律學專業。
全係所開的本科生專業課程逾70門,其中全係各專業必修課17門,包括法理學、法律思想史、法製史、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概論、合同法、刑法學、國際法、國際私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法律文書、律師實務與律師道德等;而法律學業必修課還有6門,包括知識產權法、婚姻家庭法與繼承法、企業法/公司法、司法鑒定學、犯罪學、勞改法等。此外,全係各專業還有限製性選修課23門,如現代西方法律哲學、立法學等等。而且除了專業課程外,還有若幹門全校性公共課程,比如英語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