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章 農學院高材生(1 / 2)

王平的確跟以前不一樣了!

從他早晨起床走路,到開口說話,再到動手教訓母老虎劉國華,言行舉止都像是變了一個人。王建眼神驚疑的看著王平,就好像看著一個陌生人。

但那時候的二十歲左右的小青年,腦袋瓜沒有現在的小青年靈活,人相對來說也樸實,要知道在那時的貧窮鄉下,連電燈都沒有,更別說電視機之類的東西了,許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電視,人們都沒有見過什麼世麵!

“三哥,走!”王平一拍三哥王建的肩膀,王建就懵懵懂懂的跟王平走了。

兩個人橫穿了幾片土繞到另一條小路上,然後順著小路前行,很快走到了土公路上,然後等著李家人來興師問罪。

正是初春的季節,清晨的陽光照耀著大地,一片片的麥苗地綠油油的,遠眺,一望無邊都是起伏的小丘陵,令王平心中一爽!空氣中,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天很藍,跟後世王平習慣了的霧蒙蒙的天完全不一樣。王平貪婪的深呼吸一口氣,肺部裏麵充滿了清新的空氣,神清氣爽,絕對的環保,沒有一絲一毫的汙染!身邊的地裏,麥苗葉上還帶著晶瑩的露珠。

看著腳下的麥苗,王平心中湧起親切感!他前世學農學,就是喜歡田野、大自然,看著種子發芽和稻穀結穗心裏就喜悅,瓜果香甜的氣味,都能令他著迷。

“看這麥苗的麥葉濃密,顏色墨綠,根苗不壯,窩距行距過密,一定是最早的那批常規30號的麥種。”王平心中暗道。過去學習研究的農學知識全部浮現出來,什麼都沒有忘記。常規麥種30號,產量不高,但是抗倒伏,耐幹旱,是七十年代共和國西南方淺丘陵的主要麥種,兩年後被新品種常規50號淘汰。後者具備了30號的優點,同時還具備產量高的特點,隻是口感要稍微欠缺一點,後來國家一推廣,就被農民們很快接受。產量高的誘惑把口感的些微缺陷一掃而光。

對於共和國的農業發展曆史,王平了如指掌!那農學院的十多年的書,真不是白讀的!在七十年代中,共和國的農業發展,什麼都以蘇*聯為榜樣。就連新種子研究都是這樣!沒有跳出蘇聯農學家的理論框架。而到了王平他們這一代新農業大學生,全世界的農業科技知識都是學習研究效仿和超越的對象。而最終在世界上占據了主導地位的,還是美*國的農業科技,共和國的大豆玉米食用油等幾乎被壟斷,小麥的優勢也在逐漸的失去。

王平手摸著低矮的麥苗,眼睛落在了土邊的一排桑樹上。他一眼就認出,這是本地的草桑。之所以叫做草桑,是說這桑葉比較賤,差,跟草一樣。桑葉較小,汁水很差。

王平幾步走到桑樹邊,桑樹低矮,分枝也很少,去年年底,這些桑樹都應該提前剪枝,今年春暖才好嫁接。可是,這最基本的剪枝的工作都沒有做,現在做也還來得及,不過時間相對就緊迫了。卻不能再往後拖了。

放眼望去,這裏一塊一塊的土邊,都是一排一排的桑樹,可惜的是,全部是沒有經過嫁接的草桑。

這裏的農業技術,隻能說:太原始落後。

一排排的整齊的桑樹竟然都是草桑,沒有楊桑。這些草桑苗子不錯,要是全部嫁接成楊桑,桑葉產量當年就會翻倍,第二年必然在三倍以上的產量。草桑的桑葉大的不過小孩子的手掌大,小的就像銅錢,而楊桑的桑葉,比成年人的巴掌還大很多,稍微品質好一些的,一張桑葉把大人的臉都給包住,汁水多,春蠶最喜歡吃,蠶子生長也快,結的繭子大而且沉,蠶絲的質量也非常好。

王平的眼睛發亮,要是把全鄉的草桑全部嫁接成楊桑,隻要一年,這裏就會成為春蠶大鄉,農民的收入,必然翻倍。

王建則一直惴惴不安的看著前方,那眼睛時不時看看對小麥草桑很著迷的兄弟王平,不明白這麥苗桑樹有什麼好看的。隻是在王平的麵前,卻莫名其妙的鼓不起勸說王平躲開李家人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