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古始皇陵-56.營救
因為薑瑞向外公彙報過張允墓的情形。然後,柯教授當然看到了墓內令人震驚的場景。再後,以柯教授的身份,能夠聽到以沈海源為代表的異能人士對張允墓內一些特異事例的解釋。
無非見識沒有正宗考古學家那麼直觀,但柯教授終究是曆史學家。不管再唯物主義,對“怪力亂神”卻有思想準備。還沒有走出難屍洞,柯教授就知道了,薑家雖然在曆史認知上高於自己,但以薑家的千年底蘊,曆史見識超過以曆史見長的大學教授根本不算什麼。關鍵在於,薑家就不是一個能以常理揣度的家庭。
曆史見識,隻是一個副作用般的存在。
所以,老人連續十幾次撥號,怎麼也找不到薑瑞之後,他一個電話打給了薑鬆坡。
薑鬆坡沒有任何異樣,嶽父打來電話可沒什麼稀奇,隻是恭聲的請問:“嶽父大人有什麼吩咐?”
柯教授已經急壞了,立刻進入重點:“鬆坡,柯林被困在一個古墓裏了,但我找不到薑瑞,你說怎麼辦?”
河圖說薑瑞的醫術武功不次於父親了。其實,他為薑瑞打氣鼓勵的成分居多。薑瑞堪稱蓋世天才,但薑家代代都是天才人物,二十幾歲的薑瑞真要超過父親,怎麼也要再努力幾年。
薑鬆坡七十歲了。
按傳統說法,那是老成精的人物。何況,薑鬆坡極愛妻子,對妻子的娘家侄兒和兒子唯一的表弟也十分寵愛。於是,薑鬆坡一手不放話筒,另一手向身後淩空一招,掛在牆上的一把古劍慢悠悠飛到手上,嘴裏隻問三個字:“在哪裏?”
。。。。。。
就是在二十一世紀,盜墓者的思想也不會脫離傳統。
現代很多人羨慕西方生活。其實,時光倒流一千年,唐宋時期的華夏人,比現代的西方人更放浪、更講究。
出於理智,我並非故意貶低西方。但相對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史的華夏而言,那就是一幫鄉巴佬或暴發戶。一直到清朝初期,華夏在歐洲人眼中,都是文明與富裕的國度。
華夏自身文明,才是華夏人最該自豪並珍惜愛護的瑰寶。所以,小錯不斷的GCD終於讓清明、端午、中秋成為法定節日,終於為自己的不珍惜所造成的損失展開了挽救。
問題是,作者十分欽佩GCD,絕無一絲不敬。並很想告訴那些謾罵GCD的人:不錯,GCD在我心中隻有60分。可這不代表看不起,俺這本事大一千倍也沒有這個資格。因為,聰明又複雜的華夏人最難管理。GCD能夠及格已經說明他們是最最偉大得政黨了。如果可以,你讓美國民主黨或共和黨,要麼它們兩黨聯合統治華夏試試看?它們的成績能到30分,就真的很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