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事態的變化(1 / 2)

張文華和新來的市長楊恩東著沸騰的人群,心裏對淳江縣的班子十分不滿,張文華到劉良棟和李昭南正在和兩個人說話,不由得很納悶,李昭南發現書記和市長都往這,心裏暗歎高建彬命好,還沒有上任海州的市委領導都見了個遍,心裏越發對老婆不滿,也不管兒子能不能勝任。他對劉良棟說:“帶高建彬同誌和嚴忠才同誌去見見張書記、楊市長吧,兩位領導現在正納悶呢,哈哈哈!”劉良棟示意兩人跟他過去,嚴忠才激動的先把兩隻手在衣服上擦了擦,他還沒有見過書記和市長呢,兩位領導都來的時間太短。當張文華和楊恩東得知高建彬將來到流星橋鎮工作,而且還是公務員考試第一名,不由得大感興趣。張文華笑著說:“這次你們組織部做的好,流星橋鎮就需要這種年輕有開拓精神的幹部來充實領導班子,你對於外來投資這方麵怎麼?”楊恩東也想聽聽這個年輕人怎麼回答。高建彬平靜了一下心情說:“張書記,楊市長,各位領導,我對於外來投資認為持開放的環境,有限製的選擇,謹慎的操作,歡迎外來有雄厚資金實力的、有良好信譽的企業進行投資,有選擇的爭取那些真正能帶來增強我國科技空白的綠色產業,而且能夠按照我們法律及政策進行經營的。外來企業投資一般是重我國低價的勞動資源,而把一些有汙染的垃圾產業進行投資,而這些產業在國外是受到嚴格限製的。”

張文華對於這個回答微微點頭,認為認識上還算是及格的,雖然有點籠統,大方向上沒有什麼錯誤。楊恩東指著流星橋鎮圍觀的人群說:“高建彬同誌,如果你是流星橋鎮的第一把手,你怎麼來改變流星橋鎮的現狀?”高建彬沒有想到市長上來就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不由得沉思了一下才說:“流星橋鎮地理位置還算是比較優越,鐵路,高速公路及國道都相對完善,離著海州距離也不遠,是屬於人多地少的現況,除了達通電子外還有幾個大中型企業,海州市區現在日益擴大,地皮的價格升得太快,加工企業和物流企業壓力越來越大,這裏距離海州郊區最近的地方才十幾公裏,完全可以建設一個物流集散地和工業園區,加上人工成本比市區要低得多,應該可以吸引到投資。另外一方麵,達通電子設備並不是沒有盤活的希望,工人是現成的,設備也還說得過去,缺乏的是技術和成本,如果市縣再給流星橋鎮增加一點支持,我們在想辦法去找科技博覽會或者大學研究院合作,一旦達通電子發力,就會大大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土地少種植糧食肯定沒有多少收入,如果改成種植綠色蔬菜或者果園甚至花卉,收入一頂大大增加!”張文華率先鼓掌說:“說的不錯,來你已經把流星橋鎮了解的很詳細了,發展方向非常到位,這樣的高度足以證明你勝任流星橋鎮的領導層,欠缺的就是經驗和閱曆,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細節上,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實地去了解群眾的想法和當地的實際情況。”楊恩東笑著說:“不要浮於表麵,一定要沉下去隻有到了底層,你才能找到依據來判斷自己的想法可不可行,修正自己在道路上的偏差。”

嚴忠才到兩個老板這樣耐心的指點一個小幹部,震驚之餘不由得嫉妒高建彬走了狗屎運,剛上任就得到領導的賞識,日後的前途鐵定步步高升。而書記市長對自己卻連眼光也不掃一下。正在感歎的時候縣委常委們氣喘籲籲的下車跑了過來,張文華望著疲憊不堪的左大明,心裏的火氣稍稍降低了一下,臉色也好了不少,和左大明握手後就問:“大明同誌,淳江縣委對今天的事情打算如何處理?”左大明快速回答說:“張書記,楊市長,各位領導,經過縣委常委會仔細研究,形成了以下幾點意見,這是給市委市政府的報告!”秘書馬上拿出了幾份材料遞給左大明,左大明恭恭敬敬的交給了張文華和楊恩東。

兩人翻了一下,對視了一眼後,張文華說:“我和楊市長原則上同意你們的方案,今天不適合做這件事,現任領導班子先不要動,等到時機成熟了再調整!”了退到一邊的高建彬說:“高建彬同誌的任命暫時不要宣布,先讓他以鎮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的身份下去調研一段時間,淳江縣委縣政府也要拿出可行性方案來,先解決群眾和工人的生活問題,不要產生社會問題,縣公安局要抽調精幹隊伍穩定治安問題,市裏協調一批資金,你們縣裏也想想辦法,留住這批工人,這是達通電子發展的主要資源之一。”楊恩東點頭說:“張書記說的你們一定要領會,政府部門更是責無旁貸,通過這件事情也考驗你們政府的應對能力。”楊恩東說的很直白,做不好就證明淳江縣政府不作為,這三個字可是要命的,不但晉升無望,更厲害的是很可能會被調整。鄭鵬立即表態:“張書記,楊市長及各位領導放心,我們一定會把這件事情做好的。”張文華著一幹人說:“我們這就過去吧,大家記住今天的情景,這是作為連我在內海州市委市政府執政的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