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兩難之間 六(1 / 2)

現在高建彬想的是李盛華為什麼這樣優待他,這樣的舉動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就因為他了解黃梨花木家具的曆史和價值?鬼也不信這種說法。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必然有其因果,禮下與人必有所求,但是現在還不知道李盛華究竟要從自己這裏得到什麼。但是自己的確給不了別人什麼,他和李盛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不對等!服務員端來了紅酒,高建彬也大方的拿了一杯,與其在鬱悶中焦躁,還不如靜觀其變,謎底相信很快就可以打開。

李盛華笑著對高建彬說:“小高書記一定在納悶今天為什麼我單單叫你過來,按理說我該招待的是你的上司楊市長!”高建彬淡淡的說:“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們之間沒有什麼利益牽扯,而且是初次見麵,還是地位過於懸殊。”李盛華點頭說:“你考慮的很對,這樣的情形下一個就是利益,一個是實力,不妨來猜上一猜我的出發點在那裏。”

高建彬腦子裏靈光一現,張文華書記就是來自京城的“紅色家族”,而且自己現在也算得上是張文華一係的成員,最近自己又在農業產業改革上借給了張文華東風,自然張文華要另眼相。張文華是知道今天自己要和楊恩東去省城見省長的,如果他能算出楊恩東來碧泉山莊的話,那張文華的心機就太可怕了。自己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這個農業改革方案,來張文華必定和李盛華是一條路子,自己那點動靜可能就是啟動上層博弈的導火索。

想到這裏他開口說:“我隻是一個剛工作半年的大學生,機緣巧合才走到了科級幹部的位置,能有今天的成功,張書記對我有知遇之恩。如果沒有他的賞識和支持,我的路會比現在坎坷的多,所以我判定是張書記的緣故,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因素。”

李盛華哈哈大笑道:“難怪文華兄對你讚不絕口,言談裏對你視如己出毫不避嫌,論起聰敏來還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不錯,今天上午我和他通過電話,所以我才單獨對你待以最高的禮遇。換了別的人我不是說大話,就算是部級領導來到我這裏,也不會讓靜靜親自陪伴。但是聽了你的話,我認為值。文華大哥雖然比我大近十歲,但是我們私交卻極其親密,相信過不了幾天我們還會見麵的。”

高建彬吃驚的是李盛華居然已經快到四十了,起來也不過三十四五歲的樣子。而李盛華身邊的鳳雪依卻是非常震驚,跟了他幾年了,很少能到李盛華如此開懷的樣子,而且李盛華極度高傲,難得對一個後進的小幹部這樣嘉許。這個高建彬還真的是一個人物。想到這裏她極有興趣的了高建彬幾眼。得高建彬有些很不自然,好在身在溫泉裏,要不然下麵那“小蒙古包”根本掩飾不住。柳靜靜卻有些擔心,她自己知道論起柔媚來鳳雪依是罕逢對手的。

王湘民忽然問高建彬:“既然不是外人,小高不妨說說對國家農業的法,你可是現在農業開發的佼佼者。”高建彬知道不顯示出自己的實力,就會被人輕了。於是答道:“人多地少是我國土地的現狀,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唯有因地製宜因勢利導八個字,隨著城市的擴張和人口的增加,對於糧食和蔬菜及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但是可用的土地越來越少了,有的地方人均隻有一分地,和沒有土地也差不多。土地的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土地沙漠化鹽堿化又占據了一部分份額,這樣就再次壓縮了農民的生存空間。因地製宜就是根據土地的鹽堿程度,水利灌溉程度,氣候環境程度,勞力資源程度來選擇其種植的方式和方向。”

喝了一口紅酒,幾個人都非常專注的聽他說話,於是繼續說:“我國是一個糧食需求大國,每年進口的糧食至少要五億噸之多。而我國的糧食生產卻出現了掠奪式生產的不良現象,為了追求短期的生產量,對於土地和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隨著城市化的進度不斷增加,商品經濟也是一個大的方向,商品糧食的進口也減少了一部分對國內糧食的需求。”

王湘民點頭說:“說的非常好,那麼你針對這種情況的策略是什麼?”李盛華示意服務員給高建彬填上酒,鳳雪依卻接過來親自給高建彬倒了杯酒。聽到王湘民發問,高建彬回答說:“一畝糧食的市價和一畝蔬菜的價值絕對不是相等的,那麼我們就需要調整農業的戰略方向,把單純的口糧生產和農業創收進行等量劃分,一方麵保持產量區域的穩定和科技興農,這些土地優質並且種植麵積大。另一方麵把其餘的土地進行新農業產業開發,這些土地麵積小而且人口多,而且土地中有大量的山地丘陵及鹽堿化土地,可以進行蔬菜、果樹、林木、養殖等經濟開發。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要進行新農業產業化改革的原因,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農民收入,還保護了環境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