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農業工作的研討
說到這裏的時候,高建彬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老人們的神色,感覺在他們麵前說這些話,有班門弄斧的意思!贏話費這個細微的動作雖然隻是短暫的一瞬間,但還是被李老爺子看到了,他笑著說道:“我們隻是在這裏閑聊,你也不是在向上級做政府工作彙報,就大膽的把你的思路和想法說出來,說得對和錯都沒有什麼關係我們這些老家夥們都是等著進八寶山的人了,不會幹預黨和政府的正常事務或者是決策,我們也無法給你什麼特殊的照顧,你一切隻能依靠你自己的能力我們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全國農村的綜合展水平實現質的飛躍,在我們那一代沒有實現這個意圖,隻能是交給你們來繼續把工作做完目前你主要做的就是這方麵的理論和實踐工作,並且也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成績,所以才有這個話題引申出來”
高建彬說道:“我的農業深度開模式,是在原來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的基礎上展來的,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資源分布非常的不均衡,人均占有與土地的基數也是等等不一,困難主要體現在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無法實施,土地的土質酸堿性、地形、水利灌溉、氣候等不利條件,也讓生產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單戶的耕種方式已經是不能滿足農村生存展的需求了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度,農民到城市打工或者直接到城市居住的人越來越多,買了房子就可以直接把戶口遷移過去,成為城鎮戶口這樣導致大量的農村年輕勞動力湧入了城市,土地流轉工作也無法從真正意義上解決目前的困境”
王勝光說道:“這是個越來越突出的矛盾,時代的農村年輕人都渴望著到城市裏工作、生活、居住,現在我國城鎮居民的基數要大於農村人口基數就是明顯的例子這樣一來隨著勞動力的大量入城,農村裏留來的都是那些年齡比較大或者失去勞動能力的,生產和生活就會逐漸陷入困境,對於農村經濟的展是個相當致命的影響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那就是因為,我國農村現行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過於保守,小農經營模式相對嚴重,特別是一些不達的地區,土地種植的大都是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種植遠遠沒有引起老百姓的重視,而且的品種和生產技術沒有得到推廣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概念沒有得到各級政府的貫徹和執行正是由於老百姓隻看重眼前利益,得不到有效地引導,所以產品的質量也要打了很大的折扣,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也讓我們的農業產品在銷售上失去競爭力”
高建彬說道:“我們國家前後幾屆政府都連續的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在政策、資金、技術上都有了相當大的改善,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最主要的就是沒有解決最根本的東西從小農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老百姓的思想意識形態都保持著原有的格局,機械化和自動化遠遠沒有成為生產的主力,本來就不富裕的土地按照人口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格子塊,難以進行大規模的生產開而且土地種植的東西都是注重眼前的利益,有人種棉花就一窩蜂的都去種植棉花,有人種植果樹就都去種果樹,有人養雞都去辦養雞場,後果就是產品短時間就達到了飽和,再加上技術上的因素,隻有少數人得到了機會,大部分人還是賠錢的”
李老爺子說道:“這也是我國農村經濟的現狀,國家政府扶持農副產品的生產,想要通過這種手段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提高農業的競爭力,思路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真要執行起來就漏洞百出,每年財政上劃撥出去上千億的資金,收效卻是微乎其微的這也說明了政府部門工作的一大問題,就是沒有很好的轉變為服務職能,官僚作風非常的嚴重,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思想意識上得不到提高,無法及時給群眾提供市場信息和技術指導,這就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必要性,再這樣下去老百姓就要失去對我們的信任了,沒有任何作用的政府還留著幹什麼呢?”
高建彬說道:“現在我們的老百姓所生產的隻是最初級的產品,並沒有進行深加工這道程序,也就不會具備自己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從技術上和質量上落後達國家很多,同時也沒有得到應該有的支持,主要指的就是信息和技術兩個方麵,沒有良好的信息技術支持,不但降低了產品的價值,而且出現了農產品豐收卻賣不出去的局麵,而且價格非常不理想,收獲的越多卻賠的越多還有就是生產機械價格昂貴,同時對於產品的包裝、儲運、保鮮等也沒有得到好的途徑,如果這樣的情形長時間的存在,就會嚴重的打擊群眾的生產積極性,變得不願意再進行生產模式的革,也不相信政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