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1 / 3)

第四百一十一章李麗的領導潛質

丁永真看著有些吃驚的高建彬笑著說道:“以前省委之所以沒有提拔你到市政府領導的層麵上,就是想著要你在基層紮紮實實的做兩年工作,磨練自己的意誌和心性。但是從你到東部新區的半年時間來看,比在石橋鎮的時候還要成熟,成績也更加的突出和穩定,並沒有出現什麼驕傲自滿或者是拉幫結派,這樣看起來顯然省委的考慮是有些保守了。所以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組織上準備在明年換屆的時候,就讓你出任海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這也算是提前和你談話吧。我相信很多的海州領導幹部們已經回過味來了,常務副市長沒有安排人選,但是我估計市委的同誌們或許能夠體會出組織的意圖,下麵的同誌肯定是什麼樣的猜測都有,這次就放一個懸念在這裏,有可能會對同誌們起到激勵的作用。”

丁永真話裏麵的意思高建彬明白,就是把位置空著,想要獲得進步的領導幹部們,自然要拿出相應的政績和實力來,競爭這個懸空的職務。要說沒有人動心那簡直是說瞎話,這可是市委常委會排名非常靠前的職位,一般來說市委書記是位,然後就是市委副書記、市長第二位,專職的副書記第三位,組織部長或者宣傳部長是第四位,政法委書記或者是紀檢委書記第五位,第六位就是常務副市長。當然在市政府的排序中這是第二位,僅次於市長,如果市長外出或者離任,一般來說都會由常務副市長主持工作。高建彬當然也對這個位置充滿了期待,這是對於他的能力和成績的一種肯定。

石宣說道:“明年這個時候就是我們母校建校五十周年的校慶,海州大學是從海州學院展來的,從那時候算起來到現在已經有百年曆史了。現在海州大學已經開始了慶典的準備工作,按照你和我現在的成績,到時候完全有資格被母校邀請,這樣的榮譽足以讓我們感到為之驕傲和自豪。現在因為你的問題,省委受到的壓力也是格外大,好在周書記和陳省長頂住了。”高建彬聽到這句話感到非常吃驚,石宣說是因為他的問題?他能有什麼樣的問題讓省委都感到為難呢?於是說道:“石部長,這句話我有些不大明白,我隻是縣區級別的幹部,就算是有什麼事情,好像還不至於上升到省委的層次吧?

石宣看著有些驚慌的高建彬笑著說:“你別誤會我的話,那不是貶義的,就是因為你的成績太過於出色,把好多上層領導的眼睛都給吸引住了,石橋鎮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咱們就先不去說,就憑著你在東部新區半年內的政績,就足以稱之為難得的人才,像是後來的新農業深度開模式,還有在滬市經貿洽談會的突出表現,這裏麵還要延伸出來的是,你和國家部委的領導們有著相當緊密的關係,所以三部委都對你所在的東部新區青睞有加。而且石橋鎮的事件在網絡上也引了很強烈的反響,民心所向必將所向披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好多的領導同誌就直接動用關係想把你從南江省挖走,其中表現最強烈的就是滬市的鄭書記。”

聽到石宣這樣說高建彬才放了心,這個石部長存心嚇唬他,早說明白不就完了?讓高建彬非常感動的是,滬市的市委書記鄭文建對他特別的器重,已經幾次向南江省委要人了。作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都市,滬市的一把手在全國省市地區的排名,僅次於京都市的市委書記,同樣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副國級身份,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行列。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高建彬能夠得到鄭文建如此的賞識,也算是一種莫大的機遇,要不是東部新區的工作對他以後的展實在太重要,就衝著鄭文建的鍥而不舍,他也心甘情願到滬市工作。這並不是說周國林對他器重的程度不及鄭文建,而是高建彬自己也知道,南江省並不是鍛煉他自己最好的地方。

高建彬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半夜十點多鍾了,看著家裏還亮著燈,知道李麗還在等著他,心裏麵感覺到非常的溫馨,就加快腳步上了樓。李麗是市委宣傳部的領導,平時就在市委辦公大樓裏上班,丁書記和石部長來的事情又不是什麼機密,市委辦的電話通知還沒有打完,市委大樓的領導幹部們就已經傳開了。

更何況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海州市的處級領導們都來開會了,高建彬作為副廳級的海州市經濟技術開區管委會主任,還是東部新區的區委書記兼市長助理,沒有理由不到市委出席會議的。隻要他來海州,那今天晚上回家也就成了定局。按理說高建彬也有三套住房了,但是就算是京都的大四合院,在他的心裏麵也遠不及海州的小家,這裏是他最好的避風港灣,到處都是快樂的回憶和溫暖的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