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帶這樣欺負人的(1 / 3)

在黨校的領導和培訓班的教授講師們,以及三千多位學員的期待眼神裏,他們盼望已久的全國農業改革工作新模式的締造者高建彬,帶著溫和的笑容,與東部新區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同誌走上了主席台。頓時禮堂的會場裏響起了潮水般的掌聲,而且熱烈的掌聲持續了整整三分鍾,高建彬多次舉手示意仍然法讓激動的學員們安靜下來,這是他們對高建彬的尊重和敬愛之情,也有著某種狂熱的崇拜,自從見到過流星橋鎮的實況之後,他們就被這位年輕的領導徹底征服了!

高建彬站在講台的一側向台下的學員們微微鞠躬,隨即掌聲更加變得如同山呼海嘯一般,這樣的情景讓別的領導幹部們看的眼睛直綠光,能夠得到這樣的認可,作為黨的領導幹部來說夫複何求?看人家高書記,不但老百姓喜歡,連後備幹部們也喜歡,人和人真是沒法比啊!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校長高建彬居然沒有拿著講話稿,當他站到講台的一刹那,整個會場變得鴉雀聲,三千多雙眼睛把焦點對準了這位年輕的領導。

高建彬沒有等主持的副校長,也就是組織部長孔慶民言,直接就笑著對學員們說道:“今天是我第一次履行作為校長的職責,和大家對新農業深度開模式進行交流,至於自我介紹這一項就免了,我要盡可能的節約同學們的時間,畢竟你們在這裏學習的過程。隻能用爭分奪秒來形容。今天的話題呢是一起來探討,新的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思路和實施辦法,歡迎大家隨時提出疑問或者自己的見解,這不是做政府報告。沒有必要搞的一家人都繃著臉,探討的過程要的是嚴謹而不一定是嚴肅。”

學員們聽到後麵一句都笑了,他們就喜歡這樣的輕鬆氣氛,高建彬繼續說道:“改革自然是推陳出新的過程,有個概念需要向你們澄清,有媒體說我是國家農業改革的先行者,其實那隻是新聞界的朋友們抬愛而已。在農業展的變革方麵,所有的人都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我們都在嚐試摸著石頭過河。我也知道,有些人喜歡我在農業改革方麵的新概念新思想,可也有的人把我看成是那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空想家!”說到這裏的時候。不但學員們在笑,現場的黨政領導幹部們也是伐出了會心的笑容。

能走到這一步高建彬的確是承受了很多的壓力,其中的滋味別人卻是不知道的,曾經有些領導們就在公開的場合,指責新農業深度開模式簡直是胡鬧。這不是原來建國初期的時候,人民公社的翻版嗎?高建彬是在否定國家撤銷人民公社的正確決定,是黨員幹部中的頑固派異類分子,是在和黨中央的決策唱反調!看看。如果這樣的大帽子真的壓下來的話,高建彬就成了國家和曆史的罪人了!

有的個別領導。遇到一點事情就要上綱上線的,他們已經忘記了現在是什麼樣的時代。也忘記了優勢資源組合的理念,也沒有搞清楚高建彬到底做的是一件什麼事情,也沒有看到新模式取得的成果,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否定別人的成績!

高建彬說道:“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農業水平,到現在為止雖然有了很大的起色和改變,但是與那些達國家還有著一定的差距。既然國內外同樣都是利用土地資源,作為農業經濟展的基礎,但我們的農村為什麼建設起來會這樣的緩慢,農民的收入為什麼就這樣的低呢?溫飽兩個字是不應該掛在嘴邊的,我們國家早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現在還要喊這樣的口號,是有些太過於離譜了。現在的領導幹部必須要做的,是讓廣大的人民群眾富裕起來,不要單純的認為農村就是落後的,就一定要用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才能與城市接軌!有這樣的思想,絕對是不稱職的,是思想固化消極的,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相違背的!”

說到這裏的時候高建彬似乎有點激動,作為農村出身的他能夠體會到農民群眾的強烈意願,因此他說:“我們國家現在城鎮人口的比重要大於農業人口,這是城鎮化展的巨大成就,是農業國家轉向工業化國家的必經之路,當然這也是未來國家展的大趨勢。城鎮化的建設有著諸多的有利因素,比如說可以提供公共服務質量,促進人民的健康教育水平,特別是人口集中的同時也降低了公共基礎設施,以及教育和醫療衛生體係等公共服務的成本。解決了農村湧現的大量富餘勞動力,給農民增加了收入和就業機會,緩解農村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有利於縮小區域間的差距。我剛才說的都是城鎮化的優點,在這裏誰能夠明白我之所以說這些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