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會一開始就直接進入了白熱化狀態,短兵相接刺刀見紅,雙方都沒有絲毫的轉圜餘地。在張振康看來,這一次要是不能把高建彬一係的人打下去,以後可就沒有他的翻身之日了!他很清楚本地一係的常委領導,加上強勢的新任市長,這樣的組合到底有多麼厲害。
以前常委會占盡優勢的時候,他就沒有能夠壓製住單兵作戰的高建彬,現在對方的力量已經快與他對等了,再不想辦法挽回劣勢,嶺河市委市政府的話語權,就完全要落在新市長的手裏,這是他作為書記無法容忍的。
看著張振康的表現,高建彬心裏有些奇怪,據了解以前他並不是這樣的,還曾經被授予嶺南的十佳縣長,在群眾的口碑也相當不錯,是個很優秀的領導幹部,難道人一旦失去權力和地位,會讓人的思維變成這樣的瘋狂嗎?
換做高建彬沒有來之前,常委們誰敢用這樣的態度和語氣進行質問,張振康看著劉昭鑫,冷冷的說道:“這次省政府出資的道路交通建設何等重要,到現在交通局連具體的勘測都沒有完成,也拿不出關於招標的方案,這難道不是他們的失職嗎?按照這樣的度,我們這次的項目動工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對於這樣的拖拉作風,市委有必要對管理層進行更換。”
想找茬的話,那隨便什麼理由都可以,關鍵就在於力量的對比。劉昭鑫自然是寸步不讓,同樣帶著冰冷的語氣說道:“這次我們市需要新建和整改的路段,到底涉及到多少個縣區鄉鎮,到底要經過幾座山嶺需要多少的隧道,總公裏數要有多長,這些張書記您心裏清楚嗎?沒有調研就沒有言權,凡事都要以事實為標準,張書記和副省長為什麼就言之鑿鑿的說,交通局的同誌們對項目的開展沒有盡心盡力。你們判斷的依據又在哪裏呢?”
曹揚也說道:“按照高市長對全局的規劃部署,道路交通網絡的建設,必須要給本地經濟增長服務!也就是說,這次不單純是為了修路而修路,也是對所有縣區資源整合的一次盤點。還要考慮到市政府對經濟工作的兩個基本點。那就是旅遊資源的開和生態居住資源的開。省政府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當然要嚴謹認真的對待,這麼大的工程項目才剛剛幾天時間,無的放矢的幹預,那是對同誌的不信任和不負責。市交通局的實際情況。各位同誌也都是知道的,這段時間所做的成績我認為是可圈可點,也是有目共睹的,黃高峻同誌做的並沒有錯,將他調離現在的崗位。不符合組織實事求是的原則。”
嚴吉良看到本地派的人都開始動了,書記被一連串的問題搞得有些狼狽,連忙說道:“困難什麼時候都存在,不能強調客觀理由,省委省政府關注我們嶺河市,把這麼大的資源向我們傾斜,這就是一個態度,但是我們也要用積極的行動,來回應這種高度的信任!從調研中現。交通局並沒有展現出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而是在不緊不慢按部就班的推進,同誌們,這可是非常時期,省領導站的高度和我們不一樣。是從戰略角度看待問題,機會稍縱即逝,如果我們不搶占先機,那麼這個項目的立項很可能就會出現變數。這樣的責任誰能負擔得起?”
對現場的情況有些驚愕的黃雨澤,聽到反攻的號角吹響了。點了點頭也說道:“我同意吉良同誌的意見,這個項目是全市經濟增長的關鍵和命脈,一切都需要從最基礎的這一點力。項目是高市長為嶺河市爭取來的,也非常的難得,我們市委市政府要抓住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不辜負省委省政府領導們的期望。在這個大前提下,可能導致項目出現變數的原因,市委要毫不猶豫的加以排除。張書記看的是全市一盤棋,既然分管交通的省領導認為我們的現狀有問題,我認為調整交通局的領導班子有這一點理由就足夠了。不要質疑上級領導的眼光和意見,這是很不好的現象。”
劉昭鑫心裏這個膩歪就別提了,什麼時候連這二位同誌,也能從這麼高的視角看待問題了?現在對手抓的理由就是項目的重要性和可持續性,作為常務副省長的劉春培,在交通建設的問題上當然有很高的言權,他分管的就是這個口。萬一丟了這個項目,對嶺河市的影響可就太大了,說白了,這兩人的意思就是不能因小失大,就是交通局沒有問題也必須要出問題,一切都要給經濟建設讓路。
但是他們也別把這群人當成是幼兒園的小學生,兩位老板支持並在省委常委會通過的事情,劉春培有那個能力更改嗎?別做夢了!和老板掰手腕的後果誰都很明白,人家第一副省長至於為了這點雞毛蒜皮的牽扯,就大動幹戈的和老板交涉嗎?嶺河市把這三十億看的比命都重要,對於一個嶺南來說又算得了什麼,省財政的計算向來是以千億為單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