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嶺河市的新時代(1 / 3)

嶺河市本來就地理位置比較偏遠,財政狀況也一直沒有得到緩解,在這種情況下,誰還去操心嶺河市民族歌舞團的命運!落後肯定就要受欺負,沒有好的環境和好的待遇,根本就留不住人,即便留的住人也留不住心。

嶺南有著豐厚的文化沉澱,少數民族的特色歌舞更是其中的一絕,出現了好多優秀的歌手和舞蹈家,在大家的介紹中高建彬得知,嶺河市民族歌舞團曾經是全省文藝戰線的佼佼者,論實力那可是首屈一指的,以前屬於嶺溪地區的時候,從上到下都對歌舞團非常重視,待遇好福利高名氣大,是事業單位中的熱門,別人想挖也挖不走。

高建彬說道:“我們不能動不動就邀請那些特區或者寶島的明星,搞流行元素的文藝活動,要大力的弘揚我們嶺河各個民族的文化,展現出我們自己的特色來,這是數千年來老祖宗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因此,我們市委市政府必須高度重視這個事情,搞經濟建設的同時,不要忘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齊頭並進,時間不等人,常委會結束後下午我們一起到歌舞團去看看。”

然後又說道:“別人能夠挖走我們的藝術家和演員,我們難道就不能挖他們的牆角?市委市政府要當成一件大事來抓,給歌舞團傾斜資源,提高大家的待遇,首先給歌舞團送個禮物,把經濟適用房的名額給他們一部分,解決住房困難。對於那些老藝術家和做出貢獻的演員。我們要發給特別津貼。把以前那些拉關係走後門的人踢出去,這是專業的藝術團體,不是養老院!我要把嶺河市民族歌舞團打造成城市名片的一部分,煥發出曾經的光彩和青春!”

高建彬的話得到市委常委們的一致讚同,大家給予了這段話熱烈的掌聲,這些年被別的地市壓得喘不過氣來,終於有一位強勢的領導出現了!隻要歌舞團的待遇提高了,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在目前文藝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有的是人願意過來,甚至連挖都不用挖。

劉昭鑫感慨的說道:“我年輕的時候曾經跑幾十裏的山路,到演出場地去看歌舞團的節目,那時候歌舞團是多麼的輝煌鼎盛,在三十歲之後的人都會有深刻的印象。高省長的舉措肯定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從感情上講,誰也不希望這個文藝團體就這麼消失在曆史中,那是我們的極其不負責任。”

施佩文笑著說道:“財政上有了錢我們的腰杆就硬,這也是因為高省長兩個經濟鏈的打造所帶來的豐厚成果。要是換做高省長沒有來的時候,大家隻能看著歌舞團的衰敗哀聲歎氣。”

蘇曉曼說道:“宣傳部門一定嚴格遵照高省長的指示。為全市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多搞幾場文化視聽盛宴,發掘我們嶺河市的民族文化瑰寶,培養這方麵的專業人才,把我們嶺河市民族歌舞團建設成為嶺南最大的文藝團體。”

高建彬笑著說:“歸根結底一句話,都是沒錢給鬧的,好在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有人說,隻要是花錢能解決的困難那都不是困難,我希望我們有一天也能這麼驕傲的說!”

接著說道:“我向大家保證,頂多再有一個月的時間,財政方麵將會呈現井噴的狀態,錢會多的讓你們一時半會不知道該怎麼去花!現在我們就開始做好資金的使用預算,利用大好的環境,把工農業經濟的基礎迅速的架設起來。”

蘇曉曼低聲對身邊的施佩文說道:“秘書長,我今天感覺高省長和前段時間大不相同,可謂是豪氣淩雲神采飛揚,如同他剛來到嶺河市的那種狀態。”施佩文意味深長的說道:“嶺河市的新時代要來了!”

高建彬說道:“房地產市場的秩序井然,我就不多說什麼了,要注意拆遷群眾的安置工作,簡易房那邊要加強生活保障措施,落實到具體的細節。各種日常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必須是平價供應,供銷和百貨係統要是敢在這個時候賺利潤,我可是要追究的。還有一個,那就是孩子們的上學讀書問題,給這些祖國的花朵們要提供營養充足的土壤,市區內的各個學校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做好這項工作,誰要是掉了鏈子,誰就給我下課!”

曹揚說道:“高省長,這次搬遷的群眾數量太多,補償款的數字太大,我們市財政雖然得到了緩解,可是還不能足額發放。”

高建彬說道:“房地產公司的資金正常來說要一個月後才能到賬,所以,先動用前期各種省政府和部委的撥款,分批次的給予補償,不要太小家子氣,該花的就要花。我和幾個房地產公司的老板商量過,為了加快項目的進度,他們這幾天就會把一半的資金先預付給市財政,到時候簽訂個補充協議,這個過程中絕對不能出現諸如釘子戶或者是群眾上訪的事件,我醜話說在前麵,延誤了房地產市場啟動,相關責任人是要承擔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