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的人都帶著點驕傲甚至是自負,覺得自己就是太陽,所有的行星都該圍著自己轉。我做的事情一定就是對的,反對的人一定就是錯的,即使他明知道自己的決定有了問題,也要千方百計的找理由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這種心態的人可謂是屢見不鮮,趙東輝正好就是此類的思路,高建彬有能力不假,但是他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一山不容二虎,我不能把你從嶺南趕出去,但是把你的權力給收了,讓你做不出成績來總可以吧?我還就不信了,有本事你把現在的分管部門也做得風生水起,那我也算佩服你有本事!
趙東輝對張東衛和張新克說道:“我來到嶺南是要做一番成績出來的,現在省政府除了劉春培這個常務副省長以外,就屬你們手裏的權力最大,一定要做好我的助手,將來也能有更好的前途。新克同誌作為負責全省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通信、稅務、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等,多個重要部門的副省長,比以前高建彬負責的還要多。”
然後說道:“嶺南的地理位置偏僻,經濟基礎相對薄弱,你的著重點是要發展國有企業的變革,盡快的扭轉目前尷尬的環境。我們沒有那麼多錢來扶持中小型私人企業,隻能是把資源傾斜給國有企業,這可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任何時候都有主次之分,不能形成產業的龍頭,就不會產生帶動力,也無法刺激整個行業的發展。形成集群化的規模優勢。”
張新克表麵上認真地聽著。但是心裏卻犯了嘀咕。這最後一句話聽起來好耳熟啊,哦,想起來了,這好像是高建彬曾經說過的話,應該是在南江省東林市經濟研討會上的發言。聽起來倒是理論水平相當高,這不是要穿人家的舊鞋嗎?
趙東輝繼續說道:“對於那些沒有希望在短期內脫離困境的企業,該破產就破產,該被兼並就實施兼並。財政不可能再把有限的資金無限製的投給他們了。你要死抓住那些已經上市,或者有上市條件的省重點扶持企業,給予最好的政策和幫扶,擴大生產規模,搞新技術變革,隻有這樣才能把這盤棋走活。”
張新克聽得有些齜牙咧嘴的,破產?說起來倒是輕鬆,那麼多的職工和領導幹部怎麼安排,國有企業可不是民營企業,很多領導都是行政編製的。省裏有那麼多的崗位嗎?
兼並?站著說話不腰疼,但凡有一絲希望誰願意被兼並。這些國企的領導們也不是沒有後台的,所有的壓力都讓我自己扛起來,你倒是進退自如了!
不說張新克的腹誹,趙東輝又說道:“東衛同誌不要以為自己負責的農業、林業、漁業和水林沒有政績可做,那是錯誤的想法,其實裏麵大有文章。高建彬起步最關鍵的就是靠著發展農業,才得到了高層首長們的器重,飛速走到了現在的地位。嶺河市現在推動的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完全值得你借鑒和推廣,其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接著說道:“嶺南在這方麵有很大的優勢,資源非常豐富,像是木材、毛竹、水果、藥材蔗糖還有養蠶等等。以此就能延伸出很多產業來,比如說是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生物產品的科研和生產,飲料、製藥、製糖等。”
張東衛聽到這裏的時候頓時起了和張新克一般的心思,老板你就不要在這裏講大道理了,老是重複人家高建彬說了好多次的話,有意思嗎?
嶺河市之所以發展的好,有這樣的規劃和操作,是因為高建彬能引來需要的投資商,不缺錢不缺技術也不會缺市場需求,我可沒有這樣的網絡。
趙東輝說道:“既然有這麼多的木材資源,也能適當的上兩家造紙企業,隻要能夠保證汙染達標,該上還是要上的。這類企業的數量一定不要太多,要選擇全國造紙業排名靠前的龍頭,保證質量和技術含量,這方麵的引入我可以做做工作。”
然後說道:“另外就是要注意城鎮化的發展,嶺南屬於山多水多土地少的情況,農村有著大量的閑散勞動力,有的村子一個人就連兩分山地都沒有,完全可以考慮集中起來發展。”
最後說道:“至於資金渠道,省財政支持一部分,地市財政負責一部分,縣鄉財政籌集一部分。先找幾個財力雄厚的地市,劃定幾個鄉鎮做幾個試點出來,看看效果怎麼樣,再考慮逐步的進行推廣。隻要你們按照我說的做,一定可以做出自己的亮點來,進常委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張東衛差點要罵人了,你這當老板的也不帶這麼坑人的,造紙是汙染大戶,引入會讓他受到輿論一定的譴責,這也就算了,為了發展經濟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到時候要求企業選擇比較偏遠的地方建廠,盡可能的避免重度汙染,誰也不能說他就做錯了。現在別說還達不到無紙化辦公的條件,粗俗的說,你上個廁所還要用衛生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