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調整的三杯酒(1 / 3)

其實這兩人都沒有發現,不遠處的樹叢中還站著一個人,這個人他們都認識,就是省委組織部長殷東泉。他倒不是說要故意偷窺監視高建彬的家,而是從外麵喝酒剛回來。

新年雖然已經過去了,可是酒場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再說,組織部長是個什麼樣的職務,想找飯局有的是人請,隻不過他大部分都給推掉了,越是這樣的位置越要注意影響。

今天晚上來了個很要好的同學,向來對自己要求很嚴的殷東泉,還是多喝了兩杯,他要回家肯定要走過高建彬的家門口,被涼風一吹,酒後的反應有點強烈。蹲在樹叢中吐了個稀裏嘩啦,好不容易才扶著樹站起來,兩隻眼睛都冒了金星。

他剛要出來,就發現高建彬家的大門開了,趙東輝出現了,殷東泉覺得自己這樣的形象有些不雅,何況他也擔心發生誤會,隻好在樹叢中繼續站著,嘔吐物的那種難聞的味道,把他自己給熏得胃裏翻江倒海的。倒黴的是,趙東輝剛離開沈新銳又接著來了,殷東泉心裏這個鬱悶,這一個個沒完了,高建彬家裏有金元寶是不是?

等他到了家裏喝了點綠豆湯,就給老板林冠東打了個電話,說道:“林書記,剛才從外麵吃飯回來,看到趙省長去高建彬同誌家裏了,更為巧的是,趙省長剛走沈新銳同誌接著也來了,看起來大家都有自己的心思。”

林冠東稍微一想就知道怎麼回事,說道:“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建彬同誌在嶺南的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狀態,他手裏可是掌握著讓很多人垂涎的豐厚資源,而且還不會帶走。大家趁著這樣的機會和建彬同誌聯絡一下感情。尋找一下機會,為他走之前的資源分配打好前站。”

殷東泉說道:“林書記,別人能爭我們也能爭取,而且我們的條件會比他們更加的優越,這可是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對嶺南未來的局勢影響很大,如果落在了別人手中,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障礙。”

林冠東笑了笑說道:“其實我也同樣有這種心思,都說建彬同誌是嶺南影響力最大的人物,我覺得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方德輝同誌走的時候,時間很倉促也很瀟灑。並沒有和我交接更深層的東西。你應該知道,方德輝同誌在嶺南經營了好多年,他積蓄的能量是非常可怕的,我短時間內肯定差得很遠。”

接著說道:“還有,不要看省委常委會建彬同誌很少參與意見,我卻發現。他對於人事任免或多或少的都要提出個要求。我和趙東輝同誌思路經常發生碰撞,誰也不願意為這點事情和他這個第三方力量鬧的太僵化,破壞了團結穩定的局麵。我可以這麼說,從各地市的市委市政府到省直機關單位的主要領導,他的網絡已經形成了,外人根本看不清楚,隻有他這個收網的人才知道這個網絡有多麼強大。”

又說道:“我不是對建彬同誌的資源不感興趣。如果這樣的一張網絡為我所用,嶺南就沒有任何可以和我對抗的力量,可是我的位置決定了我隻能作壁上觀,規則不允許啊!”

最後說道:“失去了競爭和挑戰的力量,人也就沒有了約束,容易犯錯誤不說還會失去動力,甚至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你記住,我們黨講究的是民主集中製,這是鐵律,是不可更改的。一言堂隻有在特殊的情況才會允許,誰要是破壞了這樣的遊戲規則,結果就是被踢出這個圈子!”

林冠東平時很少和部下說這麼多,殷東泉認為這是有感而發,也是絕對的心裏話。他放下電話後,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家人不明白的話:“任何時候,平衡才是王道!”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省委常委會針對嶺河市領導班子的調整,很快就傳到了嶺河市,好在省委組織部沒有正式下文件之前,常委們個個守口如瓶,外麵的人隻是猜測,卻不知道具體的內容。

高建彬在常委會結束的時候發言說:“林書記,我對常委會的紀律提個建議,往往每次常委會結束之後沒有半小時,外麵早就傳的沸沸揚揚,文件還沒有下達,當事人自己就知道了。組織部談話的同誌們還沒有到地方,被提拔的幹部早就整備好彙報材料了,一個個的對答如流滴水不漏。紀檢委的同誌們還沒有開始工作,被調查的幹部早就知道什麼內容了,找關係走後門,想著法的為自己開脫。”

在場的人被他毫不留情的話說的很尷尬,這其實也是普遍現象,高建彬接著說道:“按照這樣的情形說起來,我們這一級黨委的會議,簡直成了一種形式,毫無保密性可言!我建議要針對這樣的事情專門進行調查,這是嚴重的泄密事件,是要追究責任的,連最起碼的紀律性都沒有,那不成了一團散沙了?”

林冠東嚴肅的說道:“我認為建彬同誌的建議非常好,任何時候組織紀律性都是幹部的行為準則,我要重申一次,從我開始每個人都要重視這件事,絕對不允許黨委會議的內容泄露出去。省紀檢委的同誌們密切關注,一旦發現出現這樣的行為,找到違規的人立刻上報省委,必要的時候我會上報國家組織部和國家紀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