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領導幹部要是被紀檢委調查了,那可是會影響到前途的大事,在組織上沒有做出最後的結論之前,就意味著他暫時失去了獲得提名的資格。
關北市教育局長這個副廳級的職務提名,對王鴻軒來說不是太重要,這個正處級的校長和他也沒有什麼關係,級別太低了,還不夠資格進入他一個省長的視線。
王鴻軒之所以大發雷霆的是,這個事情早不出晚不出,就在即將進入省委常委會討論的時候,偏偏省紀檢委就接到了知情者的舉報,要說是巧合那是侮辱他的智商,大白天的活見鬼了嗎?
省委常委、關北市委書記曾宏祥,看著王鴻軒暴怒的神情,他也是覺得很難堪,覺得給老領導丟了人,也等於是狠狠的挨了一巴掌。關北市委向省委推薦的教育局長候選人,竟然出現了這樣嚴重的違紀問題,別的不說,一個識人不明的大帽子是穩穩扣在頭上了。
曾宏祥低聲說道:“王省長,是我一時的疏忽,對幹部考察把關不嚴,給您惹來麻煩了。”
王鴻軒陰沉著臉說道:“這件事情蹊蹺得很,雖然你有識人不明的責任,也不全是你的問題。我就不相信事情居然有這麼巧合,省紀檢委這是要存心和我作對,這麼多的舉報早幹什麼去了?在最關鍵的時候冒出來,還說是高建彬同誌有了異議,天知道人家來了還不到兩個月呢,副廳級幹部的情況都不一定能熟悉,哪有這個精力去關注一個正處級的省重點中學校長!”
曾宏祥也說道:“我也覺得奇怪,找什麼理由不好,幹嘛非要把事情推到高書記的頭上?難不成上次省委常委會的時候他們吃了大虧,這次想要挑著我們和高書記鬥一場,好坐收漁翁之利?”
王鴻軒認可這個說法,說道:“他們一向橫行霸道慣了,人事任免問題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前任省委副書記在的時候,被架的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結果天長日久習慣成了一種慣性思維。省委組織部隻貫徹書記的指示和意見,省委組織部長隻向書記彙報,連表麵上的一點尊重也沒有了,結果老林氣的提前退了下去。”
緊接著又冷笑著說道:“不是誰都有老林那樣的好脾氣,高建彬同誌是什麼人。那也是個強勢的不能在強勢的人,從一個副科級的鄉鎮領導做起,十幾年就成為了副省部級的省委副書記,怎麼可能吃他們這一套?他當常務副市長的時候就成為海州市的實際一把手,市委書記和市長隻能當他的副手,在嶺南當副省長的時候。書記和省長每做一個決定都要事先征求他的意見,到了陽西省他能吃虧才是怪事!”
曾宏祥有些感歎的說道:“看高書記現在的職務,就能明白他的地位有多高,兼任了省政法委書記、省委黨校校長和省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集四個重要的職務於一身,還是中央委員,照這樣發展的速度。頂多再有十年就能進入政治中心委員會的序列。王省長,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王鴻軒淡淡的說道:“既然人家說是高書記對這個提名有異議,你就到他的辦公室彙報一下工作,免得讓人說你不知道尊重領導。還有,讓董海亮他們也去見見高建彬同誌,省委常委和省委副書記探討工作,這沒有什麼不對。高建彬同誌發展經濟是相當厲害的,說不定可以為你們指正一些目前思路的偏差。隻要能夠對發展陽西省經濟有利的事情,就要放下那點可憐的自尊,該學習就要學習,我們就是不如人家,死不承認也不好。”
曾宏祥剛要走,王鴻軒又說道:“那個什麼市一中的校長一定要徹查,我們丟了這麼大的人必須有個結果出來。態度決定一切!”
省委副書記的辦公室比較冷清,除了秘書宋博玉,就是潘楊經常跑過來,高建彬對此覺得很新奇。以前他的辦公室從來都是需要排隊的,世事變幻無常,他何曾想到也有這樣的時候。
宋博玉輕輕的敲門走進了辦公室,說道:“高書記,常務副省長董海亮和關北市委書記曾宏祥分別打來電話,想要向您彙報工作,您看現在合適嗎?”
秘書的語氣中帶著輕微的顫抖,這兩位可都是省委常委,在陽西省的官場分量相當重,這次前來彙報工作,就等於是向老板低頭,主動的拉近彼此的關係。別的領導辦公室都是人流如潮,自己老板的辦公室卻門可羅雀,宋博玉的心裏有點不好受。
秘書一處的秘書們也是經常在一起比對,秘身沒有多少權力,說得難聽點,是個狐假虎威的角色,主要是看老板的能量有多大。按照排名,宋博玉應該是省委的第三號秘書,大家對他做高書記的秘書並不是很羨慕,言談舉止的沒有那麼尊重,也就是說他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現在形勢有了這麼大的突破,他心裏異常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