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樺市居然能夠折騰出這麼荒誕離奇的事情來,當然觸動了省委領導們的神經,大家都知道,這個巡視組的成員是高建彬和趙凡民商量後派出去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代表更多的是省委副書記高建彬的權威。
一個市委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不過是正處級的幹部而已,麵對著巡視組的調查不但不肯配合,反而聚眾群毆省委組織部和省紀檢委的領導幹部,一旦這個新聞傳出去,陽西省委省政府都成幹部隊伍的笑料了!
在省委常委會議室中,高建彬的臉色非常難看,抽著煙,眼睛都要向外噴火了。馮光海書記對於這個事情的態度很模糊,和慶樺市的領導們表現的如出一轍,他甚至懷疑那些人,是受到了馮光海的私下暗示。
常委們默默的坐著,誰也沒有輕易的表態,就連趙凡民也一樣,大家的心裏都和明鏡一樣,高書記正在和馮書記碰撞呢,自己一句說的不對,不是惹到馮書記就是惹到高書記,沉默是金啊!
高建彬說道:“馮書記,巡視組的每一個成員,都是我和趙凡民同誌認真挑選的,也是省委組織部和省紀檢委的優秀後備幹部,黨性原則絕對沒有絲毫的疑問。說他們工作態度粗暴,主動搞人身攻擊,簡直就是笑話!”
馮光海皺著眉頭,看著桌子上的水杯研究了很長時間,才咬了咬牙說道:“建彬同誌,你此刻的心情我能夠理解,畢竟這樣的事情聞所未聞。但是我們的做事原則是要實事求是,現在沒有任何的證據或者證人表明,是地方的幹部主動毆打巡視組。根據目前慶樺市委掌握的情況,也有雙方發生口角爭執,情緒激動之下大打出手的可能。關鍵是誰也拿不出證據來,我們省委也要尊重和相信地方的幹部。”
王鴻軒說道:“建彬同誌,不論雙方誰對誰錯。這個事情的處理一定要謹慎,要是這個事情傳揚出去。省委省政府會非常的被動,上級會怎麼看待我們領導班子的工作?所以知情的範圍必須要控製,慶樺市那邊已經下了封口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對外談論泄露消息,省委組織部和省紀檢委的知情人員,也同樣不能向外界透露風聲。”
高建彬冷冷的說道:“巡視組的同誌們都是經得起考驗的,到現在為止。除了我和趙凡民同誌,還有極個別的辦公室人員,別的人還不清楚有這個事情。就算泄露了,也是慶樺市的責任。我和趙凡民同誌還不會不知道輕重的對新聞媒體連說帶嚷嚷。”
王鴻軒尷尬的一笑,心說,我也是為了大局考慮,並沒有要針對你的意思,別可不要有火發不出來轉移到我身上。
馮光海看著惱羞成怒的高建彬。說道:“既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認為巡視組需要暫時撤回來,建彬同誌你認為呢?”
高建彬把茶杯往茶幾上一放,說道:“撤回來,不。馮書記要尊重相信地市的幹部,我也相信巡視組的同誌們,我要求他們繼續留在慶樺市,剛到那裏工作還沒有處理完,回來沒有任何的意義。省紀檢委這次要派出專門的工作組,到慶樺市調查這個事件的真相,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同誌受委屈。”
馮光海說道:“慶樺市的紀檢委和組織部已經開始調查了,省紀檢委再派工作組,這沒有多大必要吧?”
高建彬淡淡的說道:“巡視組的成員中,有一半是省紀檢委的同誌,就是出於組織上關心愛護大家的目的,也該派人去看看同誌們的傷勢,好幾個人頭破血流的需要包紮呢!我不能理解馮書記說沒有多大的必要,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覺得這是符合工作程序的,沒有任何的不妥。既然事情沒有定性,同誌們就要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照顧。”
接著又說道:“慶樺市的領導幹部不是說,這個事情雙方各執一詞,調查起來困難壓力很大嗎?這好辦,我相信工作組的同誌們不怕壓力大,也不嫌麻煩,肯定能夠還原當時的真相,紙是遮不住火的,工作中最怕的就是有心人。”
馮光海真實的感受到高建彬話中的諷刺,不由得老臉一紅,但他沒有辦法反駁,隻好說道:“我也是出於對省委省政府名譽的考慮,這種事情的影響非常壞,工作組的動靜太大了,難免引起新聞媒體的注意,所以我覺得還是把調查組撤回來得好,省城的條件要比地市的條件好,這也是一種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