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邏輯不通(1 / 2)

這種級別的對話別人也是接觸不到的,反正馮光海書記表現的是雲淡風輕,王鴻軒省長表現的卻是咬牙切齒,書記和省長向來都不和,大家也沒有往心裏去,習慣成自然嘛!

馮光海此刻的心情是相當的愉快,兩人因為各有各的見解,總是說不到一塊去,當然,這些年來他壓製王鴻軒,也是很吃力很辛苦,對方除了職務稍微差了一點,別的地方都不差,論實力也是差點占據陽西省的半壁江山,經驗和手段和他旗鼓相當,也不是好惹的。

這次突然之間利用秦江市的機會,搞得老對頭吃了這麼大的虧,幾乎搞成了光杆司令,團隊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他心裏怎麼可能不暢快呢?

馮光海咳嗽一聲,嚴肅地說道:“同誌們,現在常委會進入第二項議題。國家高層的首長們決定,在近期對煤炭行業做一次大規模的結構調整,嚴厲打擊取締黑煤窯現象的存在。秦江市此類事情的曝光,是我們陽西省這個產煤大省的突破口,經過我和王省長協商,準備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領導組成的,麵向全省的煤炭行業整治領導小組。”

又說道:“鑒於秦江市的問題是高建彬同誌第一個發現並進行處理的,所以我提議,由高建彬同誌擔任這個領導小組的組長。董海亮同誌擔任副組長,潘明莉同誌、趙凡民同誌和左天琪同誌,擔任小組的成員。”

接著說道:“大家接下來討論一下。領導小組的架構是否合理,同誌們。省委省政府麵臨的壓力很重,這次高建彬同誌重拳出擊,由省公安廳和武警部隊聯合對黑煤窯現象進行嚴厲的打擊,這在其他省市還沒有先例,所以必然會被國家樹立為典型,這是上級領導對我們的期望也是一種信任,省委省政府絕不能掉鏈子。”

剛才還恨不得要殺人,王鴻軒立刻就說道:“我完全同意馮書記的提議。黑煤窯現象之所以能持續這麼多年,與地市一些領導幹部的保護縱容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在陽西省工作很多年了,說句不好聽的話,那些人情關係網隨時都會找上門來,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且我敢肯定,作為一個產煤大省。在很多同誌不知情的情況下,有可能會牽涉到這種事情裏麵,無意識的會做出一些妨礙性的舉動來,為了堅決的推動這項工作,高建彬同誌是最適合的人選。”

你變臉的速度倒是很快啊,高建彬斜著眼睛看了看一本正經的王鴻軒。這種良好的心態自己是要學習的。難怪說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呢,現在總算是見識到了。

他的心裏有些冷笑,既然這麼好的機會你不把握,沒辦法。我隻有自己衝上去了,自己挖坑自己填。王鴻軒,你會為此後悔的。

高建彬說道:“同誌們,我也有一個建議,煤炭行業整治領導小組,這很明顯是屬於政府工作的範圍,我是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從一旁協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黨政是分開的,省長不出麵,這個領導小組的出現,無論如何都不是那麼的名正言順。王省長既然平日的工作很忙碌,不可能專注一項工作,大可以掛名領導小組的組長,我來當這個常務副組長。”

聽到高建彬的話,大部分的常委也覺得這是個辦法,反正怎麼也輪不到自己,無所謂的。王鴻軒一看要引火燒身了,急忙說道:“我剛才已經說了,建彬同誌你來當組長更加合適,威懾力更大一些,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遠比我這個省長做事情更加方便。這裏麵牽涉到了對違紀領導幹部的處理,還有執法的問題,你身兼的這兩個職務,正好可以對應,我可以在後麵給你做後勤作支撐,如果需要我出麵的事情,我絕對不會退縮的!”

王省長是死活不想得罪人,常委們算是都看出來了,馮書記也不想得罪人,所以就把事情推到高書記的頭上,欺負新人不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深。

在這一點上,常委們取得了驚人的一致,賣給兩位老板一個麵子,在大家讚同的情況下,省委常委會最後做出決定,任命高建彬為領導小組的組長,常務副組長是董海亮,組員是潘明莉、趙凡民和左天琪。

開完會,高建彬看似不怎麼愉快的回房間了,其實他心裏早就笑開花了,天上掉餡餅了。這種機會有風險嗎?這是廢話,當然有而且不小,可是他從來都是頂風而上逆水行舟的,不擔心會有人公開跳出來和他作對,時至今日,能夠和他放手一搏的人還真是不多,縱然是京都圈子裏的那些大勢力,想要碰他一下也要考慮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