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急和不成熟的字眼都是對著兩位老板說的,和指桑罵槐有異曲同工之妙,高建彬在譏諷嘲笑他們,想吃肉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可你們好歹等著出鍋啊,這鍋裏的肉還沒有燉熟呢,這麼早就張嘴,也不怕吃壞了肚子拉稀?
朝令夕改是當領導的大忌,我這個陽西省煤炭行業整治領導小組的職能,已經把你們想要的權力全都涵蓋了,就是想往自己臉上貼金,你也等這個小組的使命結束吧?
當初害怕煤炭行業的水太深,你們把我推到前麵自己卻站在岸上搖旗呐喊,鞋上都沒有沾一滴水珠,安全倒是很安全,可現在看到我抓到了大魚,又想搶著放到自家的鍋裏,做事沒有你們這麼不地道的。
堂堂的兩位正部級領導,被自己的下屬當麵說的那麼難聽,馮光海和王鴻軒的臉上真有點掛不住,人家就差指著鼻子破口大罵,說他們要奪權了!
可想要反駁呢,卻找不出合適的用詞,當初躲在幕後的行為等於是自己挖坑,現在跳下去的也不是別人,一報還一報!
其實要成立這個領導小組,主要是王鴻軒的意思,作為一個想要衝刺書記職務的省長,他需要的政績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再多也不嫌多。就是譬如蚊子腿,也要撕下塊肉來,何況這是政務中心的行政指令,做出了成績是能夠上達天聽的。
那些敢於對煤炭資源伸手的,絕對不是普通人,他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適當的做些交換,為將來的競爭增加一點籌碼。稻草多了也能壓垮駱駝,這個道理說明,關鍵時候的每一分助力,都是能夠影響最終結果的。
馮光海還有幾年的時間就要退居二線了。他不願意過多的『插』手『政府』方麵的事務,這次之所以心動,是想著要給自己的最後一班崗出點成績。做幾件有意義的大事。
經驗豐富的他何嚐不明白,資源重新組合的難度。未必就比起初的市場整頓小。煤炭行業基本上屬於有賺無賠的,價格還在一直攀升,裏麵包含的潛力和利益大的驚人,麵對這樣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不僅僅是那些背景深厚的國有企業看著眼紅,實力強悍的民營企業看著更眼紅。[]官路法則958
他在京都有自己的關係網,麵對煤炭行業的資源整合。很多大家族和大派係都格外的動心,在符合國家要求和規定的框架內,別人能爭為什麼自己人就爭不得?所以,他和王鴻軒商討的時候。隻答應做個掛名,具體的工作他不會管的。
不過兩人也能聽出來,高建彬話也沒有說的太堅定,大有商量回旋的餘地,隻不過是對他們的急迫表現有點看不過眼。忍不住諷刺幾句而已。
王鴻軒急忙說道:“建彬同誌,做任何事情都要未雨綢繆,我們也是考慮,如果把所有的問題壓到最後,拖延的時間未免有點太長了。不利於我們作為全國典型的形象。上級領導對陽西省的煤炭行業治理工作可是很關注的,我們想方設法排除萬難,也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這個任務。”
馮光海說道:“王鴻軒省長說的很有道理,現在不單純是我們陽西省的事情了,關係到全國煤炭行業資源整合的大局,寧願我們多做點工作,也不能耽誤了國家的政策推行。”
這頂大帽子扣的可是夠狠的,直接上升到國家政策的角度了,高建彬縱然心裏差點要笑斷腸子,表情還是很嚴肅的說道:“既然領導們考慮的這麼長遠,我也沒有別的話好說,我同意成立煤炭企業兼並收購審批領導小組。有兩位領導坐鎮,我請求不再擔任這個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其實你們也應該知道,我要完成的任務還有很多,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這一個方麵。”
王鴻軒聽到這句話心中大喜,高建彬竟然不願意攙和後期的資源分配,這對自己來說是個好事情,可以說是意想不到結果!馮光海書記掛個名,高建彬又不會掣肘,自己就能占據最大的資源,這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局麵。
馮光海似乎明白了,笑著說道:“建彬同誌的確是有很多事情要做,政治中心委員會的會議,你居然能夠做了長達兩個小時的彙報,這是極其罕見的例子,我和王鴻軒同誌聽到這個消息,都羨慕的有點眼紅呢!”
接著說道:“除了還需要處理煤炭行業整治的前期工作外,在黨務方麵,我們也希望陽西省能成為全國的典型,你就放開手腳吧!省委省『政府』就是你最堅強的後盾,誰要是阻撓,我們嚴肅處理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