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風險和對策(1 / 2)

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的風險大於收益這個問題,是事實存在而且有很多的案例的,不是說你有錢就能在外國賺到更多的錢,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民營企業盡管在本土的發展很快,那是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到了外國,你還能夠和在家門口一樣嗎?

很多國家歡迎你來投資,這是發展經濟和民生的重要手段,沒見過有把投資商往外推的,除非是那些高汙染的項目。但是你在投資之前,必須要了解當地的法律、政策、勞工製度、稅務安排、銀行融資等各方麵的信息,搞不清楚這些事情,不吃虧才是活見鬼了,慎之又慎尚且會出現紕漏,何況是貿然出擊呢!

高建彬說道:“楊楊說的不是沒有道理,民營企業到海外發展,的確有些地方存在著先天的不足,基礎薄弱抗風險的能力差,這是其中的一點。”

然後笑著說道:“關鍵是民營企業一直都是在國內發展,沒有海外開拓這方麵的經驗,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著逐步推動。每個國家的投資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少數企業能交得起這種培訓費,大多數的企業一旦遇到風險,很可能就會傷到根本。”

鳳雪依說道:“楊楊倒是挺有風險意識的,你所說的風險基本上有三點,第一,自身投資的條件不成熟或信息、準備不充分,而導致海外融資和經營失敗。出去投資並不意味著國內的投資停滯,這樣一來資金鏈就要承受很大的考驗,海外的投資都是外彙,占據了很大的現金流,一旦『操』作不當,流動資金就會告急,企業也就麵臨著雙重的打擊。後果很嚴重。”

又說道:“第二,企業在進行海外投資時缺乏目標,不經充分的前期調查和可行『性』分析。就盲目、衝動地投資,導致半途折戟而歸。這樣的例子不少見。表麵上看起來是穩賺不賠的項目,有可能就是個沼澤地或者大坑,活活的拖死你。這不是說國外的『政府』挖坑,而是有些時候國際的大環境製約著你的發展,所以要有最專業的評估團隊來做出精確的分析。”

繼續說道:“第三,企業雖然完成了海外投資,但後期經營卻因缺乏國際經營管理經驗。和風險防控措施,導致經營失控。選對了投資目標,實施了投資計劃,得到了相應的資源和政策支持。可國際高精尖的管理人才,是實現投資盈利的主要因素之一。民營企業缺乏這種高層管理人員甚至是團隊,什麼事情都是由人來『操』作的,沒有合適的人,你再好的項目又有什麼用呢?”

潘楊納悶的說道:“照姐姐的說法。你們既然明白這裏麵的風險因素,卻還要進行投資,也就等於對此做好了準備,能夠把風險係數降到了最低,是這樣嗎?”

高建彬笑著說道:“我們不是有句老話嗎。叫做對症下『藥』,既然知道病根在哪裏,隻要針對做了充分的預防措施,成功率當然提到了最高。雪依說了三點,那我也說三點,第一,就是『政府』的導向『性』,我們國家的商務、經貿等部門,每年都要組織國內的企業,參加很多國家的經貿洽談會,並對一些項目做出指導『性』的意見和專業的評估,這種投資是有初步保障的。”[]官路法則968

接著說道:“第二,針對資金不足的問題,國家的金融機構也在做著積極的努力,國有銀行在國外設立分行,商業銀行也有專門的團隊,接受企業的貸款申請,幫助企業換彙,並且還為這些項目提供大量的高質量的服務。”

又說道:“第三,既然知道自身抗風險的係數很低,就不要單槍匹馬的衝出去,那是不符合規則的行為,可以搞聯合,多家企業組成一個投資公司,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有問題也不至於傷筋動骨,多簡單的例子?”

餘曼妮小心翼翼的說道:“建彬,既然陽西省大搞煤炭產業結構調整,勢必會有新的資源分配,雪曼投資的高層都覺得是個難得的機遇,煤炭行業也是風險和收益並存的,相比較而言,煤炭行業的利潤比石油行業還要長遠一些,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

高建彬無所謂的說道:“你們看好就搞嘛,這種事情還需要問我?隻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我沒有道理攔著你們,別人都能爭,憑什麼你們就得在旁邊看著,沒有這樣的說法!”

繼續說道:“我的態度很簡單,和以前一樣,公平競爭的環境下我不會幫你們的,這是企業自身的原因,爭不過人家活該。但是有人要搞那些歪門邪道,我也不會坐視不管,讓我以權謀私那不可能,阻止別人以權謀私我還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