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節(1 / 2)

第十二章節

地動山搖般的爆炸聲響成一片,海麵上一艘艘衝鋒舟、登陸艇劈開重重波濤,犁開道道潔白的尾流,如同離弦之箭樣直刺籠罩在濃煙烈火之中的灘頭。一輛輛63D式水陸兩棲坦克和兩棲登陸戰車泛波前行,並在行進中猛烈的炮擊著灘頭。一艘艘巨大的登陸艦四周滿是大大小小的通用登陸艇,第二登陸群的陸戰隊員正在緊張的換乘。俯瞰下去,整個海麵如同一副美麗的水墨畫一樣,碧波之間,艘艘登陸艦艇如同畫筆樣的留下道道雪白。

天空中不斷的掠過一架架戰鬥轟炸機。而艦隊的上空,數十架直升機正在組成編隊,幾架擔任低空火力壓製的‘武直-10D’攻擊直升機從高空斜飄而下,加入到飛行編隊中來。

來自海灘上的反擊幾乎沒有,海麵上隻有急速衝灘的登陸艦艇。來自種子島上的壓製炮火以及空軍的轟炸更加的密集起來。彈幕徐進,成排的炮彈炸出的火牆開始逐漸向縱深延伸過去,而成批的戰機也尖嘯著匆匆趕往灘頭陣地的縱深地區,開始對縱深日軍防線展開猛烈的空襲。第一波衝灘編隊距離海灘越來越近,在軍官們的口令聲中,登陸艇開始準備放下艙門前擋,艇上的各種口徑輕重機槍、榴彈發射器也開始猛烈開火,-嗵-嗵-嗵-的交織成一道道竄動的火線,四下狂舞。

設立在熊本縣阿蘇市的一處地下掩體中的日軍九州防禦司令部內,來自鹿兒島和宮崎前線的報告接連不斷,忙碌著的參謀官們步履匆匆,不斷的根據接連而來的報告在作戰圖上標注出中國登陸部隊的位置。作為參謀課長的塚木清遠陸將思緒一片混亂,隱隱約約中塚木感覺到似乎有些不對,但卻又哪裏總是說不清。

“開始”軍令官尖利的嗬斥聲突然的炸響,緊接著電台裏就如同報數般的接連響起“開始”“開始”…“開始”…

根據軍部提出的‘殲敵於水際灘頭’的作戰目標,九州防禦司令部作戰課所製定出的《海灘防禦作戰案》稱:“當中國登陸部隊進入到近灘淺水區的時候,阻攔性炮火射擊便會展開,接著便是鋪天蓋地的多重配置火力的密集射擊。在中國登陸部隊蜂擁上灘頭的時候,布置在灘頭以及縱深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工事、掩體、輕重火力點以及碉堡、暗堡、鐵絲網共同組成的火力防禦體係將會按遠、中、近多層進行攔截射擊,全力殺傷中國登陸部隊,各種火炮以及一線防禦部隊的所有火器將會把劈頭蓋臉的彈雨潑灑給登陸的中國軍隊,在那道堅固的火牆前,整個灘頭陣地將會血流成河,海水將會被中國人的鮮血所染紅。”但塚木清遠清楚的認識到作戰課所製定的這個什麼《海灘防禦作戰案》簡直就是一紙空談,雖然東京軍部高層也已經吸收了衝繩抗登陸戰失利的經驗教訓,明白想要依靠所謂‘固若金湯’的防禦體係‘殲敵於水際灘頭、阻敵於國門外’,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卻並沒有完全的放棄被動防禦的作戰思想。

在塚木清遠看來,所謂的《海灘防禦作戰案》無非就是粟林忠道指揮的硫磺島防禦作戰的翻版,‘灘頭不再一味的作為抗登陸作戰的重點,充分建立起大縱深的防禦體係,除了在水際灘頭構築起數道抗登陸阻礙之外,還在一線防禦線之後構築了三層防禦網。在通過部署在大縱深的遠程火力給予登陸的中國軍隊以最大殺傷之後,再把元氣大傷的中國人吸引深入到島內,繼而聚而殲之。’這樣的方案無非就是一條路-‘先小贏而後大輸’,當年粟林中將雖然讓美軍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但最後依舊兵敗自刎。然而現在,作戰課的那些蠢材卻還是將粟林的作戰方案重新翻了出來,妄圖這樣就能阻止中國人的攻勢,簡直可笑之極。

攻擊是最好的防禦,按照塚木清遠的構思,任何的被動防禦都是不可能抵擋住掌握著製海、製空權的進攻方誌在必得的大規模進攻的,所謂的《海灘防禦作戰案》隻是作戰課的一群草包製定出的單向思維的作戰方案而已,隻是一種一廂情願而已。這個方案隻能延緩九州島守軍的覆滅時間而已,卻無法改變九州島最終陷落的必然。這也是被動防禦作戰的悲哀。隻有主動采取攻勢防禦才能夠頂住中國軍隊的進攻,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先下手為強’‘以攻對攻’。

塚木清遠所領導的參謀課之前也製定出一個防禦方案。按照參謀課的方案,日本必須將利用己方的一切遠程打擊手段來對中國登陸艦隊進行打擊,哪怕就是把那些僅存的導彈、飛機都折騰個精光,也是值得的。單純的窩在島上等待中國人來進攻還不如主動發起攻勢,畢竟全日本各海空軍基地裏還殘存著一定數量的海空力量,潛艇、導彈、飛機,都可以使用,給予尚在登陸艦船上的中國軍隊以重創,讓中國人感覺到了痛,顧忌到了傷亡代價,日本才可能暫時的脫離亡國滅種的危機。然而在損失了幾艘潛艇之後,軍部的那些家夥卻顧忌重重,舍不得手中僅存的一點賭籌。於是九州防禦司令部自然而已的將塚木清遠領導的參謀課製定的方案扔到了一邊,而采用了作戰課製定出的《海灘防禦作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