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節(1 / 2)

第三十五章節

黑沉沉的夜幕中,兩道火龍猛然竄出,繼而巨大的爆炸聲沉悶響起,兩輛防空雷達車在驟然盛開的火光中燃起了滾滾濃煙,就連天鵝絨般的暗夜被那刺目的灼光映射成一片橙紅色。

淒厲的防空警報聲在陣地的上空尖利回響,日軍第7防空導彈群的防空導彈部署陣地上亂成一團。到處都在迸發著衝天而起的火光,不斷的有車輛被從天而降的導彈給擊中,而到現在位置連中國飛機的影子都沒有見到。

當四架亞黑色塗裝的攻擊直升機低空掠過已然是一片濃煙烈火的第7防空導彈群的陣地上空的時候,錯愕的日本人甚至以為是遭到了美軍空中騎兵的襲擊。因為這四架攻擊直升機的外形太酷似早已經中止研發計劃的‘RAH-66科曼奇’攻擊直升機了。

棱角分明、怪模怪樣的機形;帶角平麵邊緣形狀的機頭光電傳感器轉塔;由兩半乎麵轉角構成的機身側麵;還有尾部涵道後槳向左側傾斜、尾槳上的垂直尾翼向右側傾斜的這種不會在金屬表麵之間形成具有90度夾角、能強烈反射雷達信號的角反射器的結構除了美軍已經終止了的‘RAH-66科曼奇’攻擊直升機之外還能有誰。

然而這的確並不是美軍已經終止研發的‘RAH-66科曼奇’攻擊直升機,而是中國陸軍航空兵新裝備不久的‘武直-14’攻擊直升機。

的確‘武直-14’太類似於‘RAH-66科曼奇’攻擊直升機了,類似的讓人甚至不能分辨出。之所以如此相似,是因為‘武直-14’攻擊直升機就是脫胎於美軍LHX實驗輕型直升機計劃中的‘RAH-66科曼奇’偵察攻擊直升機。

當2004年2月23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取消始於1983年、已經耗資69億美元、擬投資380億美元的‘RAH-66科曼奇’直升機研製項目的時候。一名西科斯基公司參與‘RAH-66科曼奇’攻擊直升機項目的高層技術人員向中國軍方提供了‘RAH-66科曼奇’的全部技術資料。直至今日對於這名高層技術人員的身份和其向中國軍方提供‘科曼奇’直升機研製技術資料的動機仍不得而知。盡管後來聯邦調查局對此做過仔細的調查,甚至還鬧了一陣的中國間諜風波,但卻一直沒有最終結論。有人稱是這名高層技術人員其實是中國間諜,也有人稱是這名技術人員不忍看到多年的心血就因為拉姆斯菲爾德的一句話就此結束,所以才提供給對‘RAH-66科曼奇’項目很感興趣的中國軍方。但究竟真相是什麼,也許隻有那些經曆過此事的當事人才會知道,有一點是不可否認,那就是沒有那些一直以來長期默默工作在秘密情報戰線上的無名英雄們,也許中國的國家軍工事業也不會出現如此迅速的發展。

‘RAH-66科曼奇’直升機一樣,‘武直-14’的兩台發動機也是包藏在機身內,進氣道在機身兩側上方懸埋入式的,且進氣道呈棱形,不會對雷達波形成強反射。旋翼槳轂和獎葉根部都加裝了整流罩,形成平緩過渡的融合體,也可減少對雷達波的反射。采用內藏式導彈和收放式後三點起落架。大量使用新型隱形材料。

當然了,雖然‘武直-14’的項目技術是來自美國的‘RAH-66科曼奇’偵察攻擊直升機項目,但並不是代表著‘武直-14’就是全麵美國技術化,在很多關鍵技術點上,‘武直-14’攻擊直升機都采用了國產技術裝備,比如在隱身塗層、鈦合金的機身、以及渦軸發動機和多功能豪米波射控雷達、整合式射頻電子反製設備等關鍵技術上都是全麵國產化技術。

正是因為如此,當四架‘武直-14’攻擊直升機以樹梢高度、低空高速進入的時候,在日軍第7防空導彈群的屏幕上,依然是一片空白。接連呼嘯襲來的反輻射導彈將一輛輛雷達車、通訊車炸的濃煙四起、火光衝天的時候,慌亂中的日軍第7防空導彈群卻怎麼也找不到來襲的目標。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一輛輛戰車被擊中起火。

這四架‘武直-14’攻擊直升機其實也隻是中國軍方裝備陸軍航空部隊的首批十五架中的一部分,為了能夠在實戰中充分檢驗武器性能,發現問題、缺憾,完善性能,兩個陸航中隊共八架‘武直-14’攻擊直升機被派往戰區,編屬於第9陸航團。

當傾瀉完所挾帶彈藥後的四架‘武直-14’攻擊直升機帶著特有的旋葉拍打頻率消失在夜幕中的時候,第7防空導彈群的陣地上已然是一片狼藉。倒斃的屍首和燃燒起火的車輛殘骸遍布。沒等日本人稍稍的緩上一口氣,緊接著更大規模的攻擊直升機群便如同覓食的禿鷲一樣,黑壓壓的布滿天幕。

三十餘架‘武直-10D’攻擊直升機一架接著一架的從低空爬出,懸停在空中,無數的火龍帶著潔白的尾跡如同孩童頑皮的塗鴉般寫滿著夜空,飛火流星樣的火箭彈雨鋪天蓋地的傾瀉而下,一輛輛‘PAC-3愛國者’防空導彈係統發射車在密集爆炸聲中,化作扭曲的鋼鐵,猛烈的彈藥殉爆將慌忙奔逃的操作兵們吞沒在烈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