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節(1 / 2)

第五章節

對三連防守區域試探攻擊的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第6師團第44聯隊下屬的一個步兵大隊。作為明治維新後日本新式陸軍的七大甲種師團之一,來自自古民風就頗為凶悍的熊本地區的第6師團一直以來都是日本陸軍的頭等主力,雖然南京大屠殺讓熊本師團臭名昭著、惡名遠揚,但在日本戰敗,二戰結束後,第6師團仍然被作為日本陸上自衛隊的頭等甲種師團來優先發展。

當二十天前聯軍開始對中國台海戰爭進行幹預,並最終草率的在中國大陸本土登陸作戰時,第6師團卻沒有和以往幾次日本對外戰爭中一樣被最先派往前線。一直留守本土待命的熊本師團直到十天前才接到全體登艦,開赴中國戰場的命令。當然這時的中國戰場的局麵已經不是那麼的對聯軍有利了,熊本師團是和第7裝甲師團(北海道師團)一樣,派往中國戰場擔任救火任務的。

打著人道主義危機救援的聯軍在對台海戰爭進行幹預的初期,成功的取得了整個台海地區的製空製海權,登陸台灣的中國軍隊第1集團軍、第42集團軍、31集團軍、以及空降15軍和海軍陸戰隊被聯軍的海天一體封鎖所困在島內,麵對蜂擁而來的聯軍戰鬥機,措不及防的南京軍區空軍部隊損失慘重,大量戰鬥機被聯軍擊落,飛行員傷亡較大,雖然在戰爭的第二天,海航部隊的低空突防擊沉了包括‘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在內的數艘聯軍海軍艦隻,但沿海地區的空軍基地、前進機場都遭到轟炸,以及擔任台灣東部洋麵封鎖作戰的東海艦隊水麵艦艇部隊的全軍覆沒,使得聯軍武力幹預的第五天的時候,長三角的天空向敵人敞開了。

麵對長三角地區空虛的防守,頭腦發熱的聯軍統帥部做出了他們後來遺憾終身的決定:投入地麵部隊,徹底切割中國大陸的戰爭潛力。

於是在9月初的時候,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遠征部隊、第1機械化步兵師、第4機械化步兵師、第101空中突擊師、第1裝甲騎兵團在三個航母戰鬥群、四支兩棲打擊大隊的支援下在浙江北部杭州灣金山至海鹽一帶沿海地區實施登陸,日本政府派出了第1師團、第3師團、第4師團以及第5獨立旅團參與了登陸作戰,由於中國軍隊的防禦薄弱,登陸後的聯軍幾乎沒有遭遇到什麼抵抗,進攻的勢頭直指上海為中心的蘇滬杭經濟圈,但聯軍的所向披靡的風頭隻維持了不到兩天,在中國軍隊大量地方部隊的節節阻擊下,聯軍變的越來越是寸步難行,直到在嘉興以北,機動進攻的聯軍機械化部隊一頭撞上了高速增援而來的54集團軍。

擔任左翼突破,南下進攻杭州的日本第3師團在懵懂中率先與中國軍隊相遭遇,第3師團偵察部隊的 ‘87式’輪式裝甲偵察警戒車沒有和師團主力拉開兩公裏以上的前出距離,而是保持高速急行軍,甚至沒有展開戰鬥隊形,尾隨的浩浩蕩蕩的坦克、步兵戰車、偵察車、裝甲運輸車、高機動車、三菱軍用卡車及零星的幾輛指揮車和輕型防空車,拖遝著長長的隊形沿著浙北寬闊的高速公路一路南下。當第54集團軍第160裝甲師的99式主戰坦克排著標準的楔型隊形向開始混亂的日軍發起衝擊的時候,當柴油發動機排出的黑煙在晨曦中顯得那麼的清晰的時候,當空中掠過無數的轉場而來的中國戰機的時候,聯軍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