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節
當第39集團軍的重裝部隊對增援而來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第5陸戰團大打出手的時候,
蔡尋龍少校正率領著他的偵搜營沿著一條蜿蜒的鄉村公路向前搜索前進。盡管已經把自己牢牢的卡在‘WZ551A’式輪式步兵戰車的減震座椅上,但蔡尋龍還是被高速行駛在滿是彈坑、崎嶇不平的公路上的戰車給顛簸的七葷八素。
“娘的,好好的公路給炸成了這樣,小鬼子也不怕到時候開車到這裏把自己也給顛死”駕駛著戰車的大劉皺著眉頭嘟囔著。
半身探出車外的炮手從頂艙縮回腦袋,拉開頭盔上的防護風鏡接過話語“外麵道路上所有的瀝青層都碎裂了,到處都是彈坑,鬼子對這條公路那時候可是親密有加啊,炸成這樣了……哎,我說大劉,你小子開慢點,怎麼緊跟著前導車這麼近,害我吃了滿嘴的沙土”
看著灰頭土臉的炮手,車艙內轟笑成一團。蔡尋龍此時卻沒有下屬們這樣好的心情,緊盯著雷達屏幕的他正在思付著該怎樣小心謹慎的通過前麵二十公裏開外的那片河灘地。即使不用腦子想伸伸自己的腳丫子也知道在那片視野開闊的河灘邊聯軍一定會布置有監視哨,說不定還有數量眾多的形形色色的探測器。隻要聯軍沒有在那裏布置數量眾多的裝甲部隊,即使憑自己手裏的這支輕裝甲部隊要突破河灘也不是問題,但那樣的話,前指賦予的機動抵近偵察任務也基本上是泡湯了。
作為中國軍隊最為精銳的重裝部隊-第38集團軍第112機械化步兵師的直屬偵搜營的少校營長,蔡尋龍一直被認為是軍內最富有臨場指揮能力的新一代陸軍軍官,畢業於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的他在基層擔任裝甲偵察排的少尉排長的兩年間就不斷以新軍事變革的創新指揮能力而聞名整個集團軍,在赴歐洲進修一年後歸國後的蔡尋龍在短短的四年中連升兩級,直接的被任命為第112機械化步兵師直屬偵搜營少校營長。
但此時,一條早就已經幹涸的河灘卻把這個年輕的中國軍官給為難住了,問題此時已經複雜的擺在了他的麵前,尖刀排發回來的偵察情報顯示由於運河防線的崩潰,聯軍已經明顯的在沿著河灘的一側布置了一定數量的戰鬥部隊。
雖然聯軍在河灘邊的布防並不能夠有效的建立起一個比較牢固的防線(事實上現在這樣的戰局下聯軍即使再建立幾道防線也無濟於事)但如果剛剛放棄運河防線的美國第1騎兵師在沿著河灘的地方把自己縮成一團的話,那無疑會牽製住足夠力量的中國軍隊無法南下增援,而如果無法以足夠力量的增援部隊來對進攻縣城地區聯軍近四個師團的部隊發起一次致命的打擊,那麼從北線增援而來的三個集團軍的中國軍隊也將會和聯軍一樣被膠著在這片戰場上。現代戰爭中時間永遠是顛覆戰局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更何況對手是有著強大的遠程投送能力的美國軍隊,誰也不能夠保證到時候陷入危機的美國政府難免不會在瘋狂之中再次的增兵。
集團軍首長交給蔡尋龍唯一的任務就是撒出整個偵搜營所有的偵搜力量,無論如何要在不驚動聯軍的情況下,盡快的摸清楚東線地區聯軍的部署、調動情況。
而此時,事實上東線原先布防在運河防線上的美國第1騎兵師和日本第7裝甲師團的殘部已經撤離了自己的防守位置。衛星圖片和大量放出的無人偵察機在證實聯軍部隊放棄運河防線、全裝撤退之後便失去了這支規模頗為龐大的聯軍裝甲力量的蹤跡。對此第38集團軍司令員雷石少將沒少對情報科的參謀們大發脾氣,一支擁有數百輛裝甲戰車的聯軍部隊竟然會從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消失,這讓一直被軍事專家稱為“世界上最神出鬼沒的軍隊”的中國軍隊麵子上很是難看。
現代戰爭中的各種偵察手段已經幾乎能夠將對手每一分鍾裏的每一個動作都看的清清楚楚,雖然各種的現代化隱蔽手段也使矛盾之間孰銳孰堅的爭執變的更為不可估喻,然而這場二十一世紀最為慘烈的現代化戰爭卻再一次的向人們證實了麵對眼睛永遠黑幕的遮蔽總是占著上風。
當蔡尋龍將自己的整個營所有的偵察車以班排為單位派出的時候,弗蘭切中將派出的增援海軍陸戰隊第1師第1坦克營的左翼增援力量-美國第1騎兵師和日本第7裝甲師團的殘存部隊正全裝向西壓了過來。由於遠征艦隊受到了攻擊,加上‘藍嶺’號核動力指揮艦受到了重創,聯軍作戰部隊最為倚重的‘C4I’數據傳輸鏈和‘LINK-16’太空衛星情報係統都陷入了癱瘓。各作戰部隊之間的橫向信息即時共享係統已經全部中斷,所有的作戰命令的下達和情報交流都回到了老式的垂直指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