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村寧次突然撤軍的決定太出人意料,以至於薛嶽在接到日軍撤退的報告後,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麵對著袖瀨死攻龍門穀的情況下,薛嶽和單寶軒正等著在長沙郊外與日軍主力一決雌雄。然而進至永安市的日軍首先向撈刀河以北撤退。繼而,橋頭驛、上杉市等地日軍相繼後撤。同時國軍第15集團軍各部開始追擊,當日克複上杉市。
宜嶺激戰至第二日天明,孫尚升竟然死裏逃生,雖然小野攻占了國軍322旅的旅部,接到的卻是全線撤退的消息,上官雨彥在天明時刻到達,小野部從宜嶺以西司水河國軍放棄的陣地撤退,這一場精心策劃的突襲戰在成功前夜突然被崗村寧次戛然而止,無論是袖瀨還是小野都是一頭霧水,懊惱異常。原來崗村寧次在此次作戰中不但低估了國軍的戰鬥力,而且,他還忽略了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當地民眾的力量。在會戰開始前,當地民眾在政府的組織下,和國民黨軍隊相配合,把新牆河至撈刀河之間的主要交通要道已全部破壞,就連這一地區間的土地都被翻了一層,成為新土,從而使得日軍的機械化部隊無從施展,其戰鬥力也就相應的減弱了,甚至後勤也不能完全保證。在這種情況下,衝向長沙隻能是冒險,崗村寧次在仔細權衡後,最終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竟然連極有可能突破宜嶺直取長沙的袖瀨部也遭到了放棄。崗村寧次向全軍發布命令:“華軍頑強,現仍潛伏於汨水、修河兩岸地區。本軍為避免不利態勢,應速向原陣地轉進,以圖戰鬥力之恢複,並應嚴密防備華軍之追擊。”並特意電示袖瀨,“形勢突變,我軍業已達成攻擊華軍之目的,宜嶺亦可放棄,迅速撤退,以免遭至圍殲!”
袖瀨接到命令懊惱的在指揮部裏大罵崗村寧次是皇軍的懦夫,“八格牙路,廢物!廢物!”袖瀨看著前方火光衝天的戰場,突然感受到了一絲無奈,一種難以言表的壓抑。袖瀨啊袖瀨,單寶軒多少次因為統帥的命令懊惱失落甚至想到一走了之,你知道嗎!?對於袖瀨這頭瘋狗突然撤退,單寶軒也是一頭霧水,宜嶺方向顯然已經到了最後時刻,自己正焦急的等著上官雨彥的支援,可是得來的戰報卻是,日軍開始後撤,單寶軒百思不得其解,這在抗日戰場上也是十分罕見的情況,日軍竟然在沒有達到戰略意圖的情況下突然撤兵,對於崗村寧次的突然決定,薛嶽也不敢相信,難道他們精心策劃,周密布防,最後卻突然收兵!?以至於猶豫不決,單寶軒也以為這是日軍的又一詭計徘徊不前,命令上官雨彥在宜嶺,李程賢在蒼山防線嚴密布防。
宜嶺戰役結3日後,日軍主力開始向汨羅江北岸退卻,第15集團軍收複長樂街、汨羅、新市等處。直到此時,薛嶽才斷定日軍確實是在撤退,於是趕緊下令,要求各部隊“以現在態勢立向當麵之敵猛烈追擊,務於崇陽、嶽陽以南地區捕捉之”,“對敵之收容部隊,可派一部監視、掃蕩之,主力力行超越追擊”。但為時已晚,日軍大部已渡過汨羅江。
直至10月14日,日軍所部全部撤退,竟然不留一座攻占的城池地域,贛北、鄂南、湘北各戰場均恢複到戰前態勢,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
打了這麼一場糊塗賬?糊塗嗎?其實說糊塗也不糊塗,單寶軒沒過癮,袖瀨也沒撈著好處,兩敗俱傷?又不是,對於日軍突然撤退,上至國軍最高統帥蔣中正,下至參戰的士兵都沒有想到,然而無論如何鬼子精心設計的長沙會戰最終以失敗告終,日軍沒能拿下長沙這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單寶軒莫名其妙的接到了賀電,322師竟然成了一舉擊敗崗村寧次的頭等功勳部隊,賀電上分明標注著“茲國軍322師,奮勇當先,以一師之力鏖戰敵軍3大主力,阻敵於長沙外郊之龍門穀……”單寶軒看到這樣的捷報真是有好氣又好笑,莫名其妙的尷尬一笑,然而長沙一場盛大的慶功宴正在等著他們,袖瀨騎著戰馬渡過汨羅江的一刻,狠狠的回頭往下西麵長沙的方向,“單寶軒,他日我長穀川袖瀨定取你首級!”揚動韁繩,策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