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4(2)(1 / 3)

正文-1-4(2)

“西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門戶,又用鴉片腐蝕了中國人的身體與靈魂。從那以後中國就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按傳統的紀年方法,辛醜年、庚子年這些年分應該能讓玉老想到些什麼。西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來來往往如過江之鯽,中國連皇帝都要被追得到處跑,更別說保護自己的國民了。”

“中日兩國有著一千多年的交往曆史,一千多年來,日本從中國學習了不少東西,比如說日語中大量采用了漢字,我們的和服基本保持了唐服的原貌,我們日本有個大城市--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國唐代高僧鑒真和尚親手興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總寺院,具有強烈的中國盛唐建築風格,被確定為日本國寶,寺院大門上紅色橫額“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的字體所書,就連我們日本武士視若性命的武士刀,也與唐直刀有著親密的血緣關係。詩仙李白的好朋友晁衡就是日本人,日本名叫阿倍仲麻呂,還在唐朝中過進士,作過高官。當時李白誤以為晃衡死於海難,還作了一首詩叫《哭晁卿衡》。”

山本點著腦袋一字一句地吟誦起來: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那時的日本以唐朝為師,但今天中日兩國之優劣如天壤之別,玉老以為原因是何在?”

老人黯然道:“這個老朽是孤陋寡聞了”。

“晚輩認為罪在滿清。中華文明自蒙古滅宋後曾一度斷絕,所謂"崖山之後,再無中國”。好在時間不過百年,大明王朝接續了華夏文明,但漢族人剛剛取得自己的政權幾百年後,又一次被蠻族吞並,從此漢文明一落千丈。可惜啊,想華夏文明起自堯舜連綿數千年,雖幾經磨難但文化傳承仍一脈相連,而滿清以一野蠻民族趁明朝虛弱之時憑弓馬蠻力入侵中華,華夏文明從此衰落了,再也不是那個禮儀之邦了”。

“不對吧,滿清雖為化外之民族,但入主中原後也歸化於我中華之文明,自順治起便開科取士,更尊孔子為文聖,山東曲阜孔氏後人也頗受禮遇,各地孔廟也都香火旺盛,而滿族也大都溶入我華夏民族之中,分不出彼此了。”

“老人家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別的不說就從服裝上看,華夏民族的傳承已經斷了。你我所穿的這個馬褂,”山本指了指老人和自己身上的衣服,“明顯是馬上民族服裝,雖也是右衽,但仍有濃重的胡服特點,與漢服寬袍大袖有很大區別。就算是所謂的康乾盛世,因文字獄掉頭者成千上萬,其慘烈不知比秦皇之焚書坑儒超過多少倍,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故事老人家肯定知道。更以編纂《四庫全書》之名查抄古籍、詩書,堂堂中華讀書的種子不知還能存留幾人?儒家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隨意毀傷,但滿人來了後就有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我想玉老也曾剃發留辮吧。”

山本已經激動地站了起來。

“朝鮮本中國之屬國,可就連朝鮮也視清朝為蠻夷,幾代朝鮮國王曾計劃反清複明,且堅持不用清朝年號,反而一直用崇禎年號以至紀年到崇禎二百多年。貴國孫文先生也是認清了中華之禍在於滿清,從而提出驅逐韃虜,光複中華,也真的把滿清趕下了台,當然孫先生也得到了我們日本大力的協助。可惜的是孫先生英年早逝,清朝雖亡二十多年,但遺毒仍烈。中國地麵上大大小小的軍閥們無一不擁兵自重,懷揣著西洋人的錢,拿著西洋人的武器大開殺戒塗炭生靈,把好端端的錦繡河山變為阿鼻地獄,國已然不國了。現在的中國沒有禮教、沒有氣節、沒有正義、沒有廉恥、沒有信仰。”

山本說到這裏喘了口氣,留了些時間讓他的聽眾思考。

“而日本千年一朝,完整保存了華夏文明的精髓,尊孔重教,剛才說到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一點日本正是做得最好的。正因為有如此優秀的文明傳承,我大日本帝國不僅抵抗住了西洋的侵略,而且發展成為世界之強國,因此日本才是華夏文明之正朔,也是把中國及至整個東亞從西洋人奴役下解放出來的唯一力量。我們不能容忍西洋對我東亞民族之侵略,也不能容忍大小軍閥對華夏文明之摧殘、對百姓之荼毒。孟子雲:“誅其罪,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日本軍隊正是消滅腐敗的民國政府和大小軍閥、解民於水火、吊民伐罪的王師,目前的時局也證明了這一點。自華北事變以來,我帝國軍隊所到之處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如大渴之望雲霓,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我王師已統一了半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