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2(2)

難得的是大陳不僅識得幾個字,跟日本人混的時間長了居然日本人說話也能聽個大概,當然他得裝著什麼都聽不大懂,日本人說話也就不背著他。近些日子他總聽日本人在說“姑娘、姑娘”的,先前以為鬼子是要抓花姑娘,不知誰家的閨女媳婦要倒黴,可時間長了大陳覺得不對勁了。因為日本人說這兩個字的時候表情很嚴肅,完全不是尋開心的樣子,碰巧有一天他給鬼子的中隊長送午飯,又聽天幾個鬼子軍官在“姑娘、姑娘”的,還對著地圖一個勁地比劃著。大陣順著他們的手指一看,原來鬼子們說的是古良,一個小村子。

幾天以後,這個消息就傳到了區隊長這裏。區隊長指示紀和尚加緊與大陳的聯絡,爭取搞到鬼子的真實意圖。大陳的工作卓有成效,過了不到十天就搞清了鬼子的意圖。

西窯鎮離省城將近五十公裏,兩地的鬼子漢奸來往頻繁,可這一路並不算太平,附近經常有八路活動,就是各村的民兵、大刀會、紅槍會也經常出來殺個人搶個貨。而且這兩地之間的路程如果沒有車輛,徒步一天內死活是走不到的,中間夜宿就成了大問題。因此鬼子決定在省城與西窯鎮的中間設立一個中轉站以加強兩地之間的聯係,選來選去就選在了古良村。

區隊長趕忙攤開了地圖。古良村在省城以西、西窯鎮以東,大致正好在兩者中間位置,確是兩者之間一個樞紐。但這個村也是從白丘套到省城的必經之路,如果不從這裏走就得往南多繞幾十公裏到姚安集,鬼子如果卡住古良村那可真是如鯁在喉,以後轉運個物資、接送個人員都會有很大麻煩。

一定得想辦法不讓鬼子在古良村安了營。

區隊長下了決心,要求大陳將鬼子駐紮古良村的兵力、裝備和出發時間及時傳遞給他。

區隊長指示紀和尚:

“你這一陣子就在西窯鎮一帶活動,保持和大陳的聯絡暢通,一有消息馬上報告給我。”

過了沒幾天,紀和尚風風火火地跑回了白山套。

“鬼子對部隊重新作了整編,預計派到古良村的大概有半個小隊不到三十人,除步槍外還有兩挺歪把子輕機槍。大陳說鬼子做了三十個人的幹糧,明天晚上之前做好。”

區隊長心裏迅速計算著。這一帶抗日地方政府的工作做得相當不錯,公路基本挖得坑坑窪窪的,道路旁邊挖了道溝,僅能大車通過而汽車不能通行,所以鬼子不大可能用汽車運輸,而以步行及大車運動的可能性較大。他們明天晚上把幹糧做好,但鬼子晚上應該不敢出來活動,極大可能是在後天早上出發,23、4公裏的路,行軍加上休息需要7、8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目前已是深秋季節,下午5點多一點天就黑了,那麼他們早上最晚的出發時間是10點,最早是6點左右(這時天才亮),這樣在天黑之前就能到古良村。他攤開地圖,手指在上麵劃著,最終選定了一個地點,就是這兒了。

他又仔細計算了兵力,將近三十個鬼子,兩挺輕機槍,按區中隊這點家底,這仗打得有點吃力了,可又不能不打,否則後患無窮,看來得把所有家底都掏出來了,用兵一點餘地都不能留。他也知道光憑自己四五十杆槍根本壓製不住鬼子的火力,還得在戰術上多動動腦子。

這回他打算把區中隊僅有的三顆地雷拿出兩顆來,一顆埋在大路上爭取能殺傷他七、八個人,第二顆得用來掩護拉雷手,爭取多炸倒他幾個人,也就是靠地雷消滅他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兵力,剩下的就是自己四五十條槍對付鬼子十幾條槍的問題了,估摸著有六七成的勝算就下了決心。

“幹!”他在地圖上猛捶了一拳對紀和尚說,“就在這裏打鬼子一個伏擊,讓猴子帶上兩顆地雷。明天夜間11點所有戰鬥人員全體出發,咱砸鍋賣鐵也得打好這一仗。”

將近一夜的急行軍,到達伏擊地點時已是後半夜,還有不到兩小時天就要亮了。他將部隊散開安置妥當,自己領著幾個人上了大路觀察地形。區隊長的戰鬥想定是,將區中隊主力安排在大路南側這道土坎後,在路北的青紗帳地裏安排四、五個人形成兩麵夾擊的態勢,大路上埋上地雷。

他先向兩側二三百米處放出兩個哨兵,看了看地形後往地上一指,對幾個隊員道:

“就這吧。”

一個隊員先用簸箕將路上幹燥的浮土撮起,看到新土後才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