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3(1)
“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
長阪坡前逞英雄,戰退千員將,
殺退百萬兵,懷抱阿鬥得太平。
還有張翼德,當陽橋前等,
七啾喀嚓響連聲,橋塌兩三孔,
河水倒流平,嚇退曹營百萬兵。”
軍歌在營地回響著。
從昨天晚上起,戰士們已差不多一天一夜沒合眼,先跑了一宿山路再和鬼子幹了一仗,然後又趕了幾十裏山路才返回營地。他們疲憊不堪衣服破爛,已經一整天沒吃上一口熱飯,有的身上還帶著戰傷,鮮血凝結在他們的臉上、衣衫上,有的同鄉、朋友甚至親戚永遠倒在了那片戰場上,可他們仍高昂著因激動而憋得通紅的臉膛、扯著五音不全的嗓子把這首軍歌吼得意氣風發、蕩氣回腸。
這就是士氣!
魏區隊長坐在隊部裏,望著放在桌上的兩挺歪把子機槍幽幽的笑著,右手不停地搓著下巴上的胡子碴。
這一仗是區中隊成立以來打的最大的一仗,也是收獲最大的一仗,整整兩個班26個鬼子一個都沒跑了,幹淨徹底地被解決掉了。更讓區隊長滿意的是繳獲頗為豐厚。區中隊的第一排槍彈就把那拉車的牲口掃倒,整整一車的彈藥和給養啊,這下可發了財了,就憑這些彈藥如果盡著區中隊使半年也使不完,就憑著這些彈藥魏區隊長敢把省城打下來。可想想自己不能那麼財迷,咬了咬牙忍痛割愛,按每支槍20發、每挺機槍200發的標準留了子彈,日式小甜瓜手榴彈留了一箱,又留了些糧食和罐頭,其餘的和上次從姚安集偷來的炸藥一起套了個大馬車給軍分區送了去,想著分區常司令王政委看了這些東西那嘴還不得咧到後腦勺上去。
步槍除了戰損的以外淨繳獲十幾支,區中隊基本可以扔掉長矛改成一水的鋼槍了,特別是兩挺機槍讓區中隊告別了沒有自動武器的時代,火力能上一個檔次。
可一看到傷亡數字中隊長就皺了眉頭。
這次區中隊除了幾個看家的外全體出發,參戰將近80人,敵我兵力比例達1:3還多,盡管占盡兵力優勢、地形優勢、出敵不意的優勢,可傷亡比仍然很高。三個紅軍出身的排長全部負傷,陣亡9人,重傷11人,輕傷將近14、5人,也就是說一個80多人的區中隊傷亡了將近一半,這仗要是這麼打下去打不了兩三回整個區中隊就全部報銷了。要不是戰前動員了一個三十多老鄉的擔架隊,這麼多屍首和傷員,再加上那麼多的繳獲還真帶不回來了。再細看一下,將近一半的傷亡是與敵肉搏中造成的,要知道那是在鬼子經過地雷炸、排子槍射擊、手榴彈轟擊後僅剩餘十幾個人的情況下,我以數倍於敵的兵力與之肉搏所取得的戰果,換句話說每捅死一個鬼子我方就要付出二三個甚至三四個戰士的生命或鮮血,這個代價太大了。
也難怪,除了三四個排級幹部外,大多數戰士都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扛上槍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就連軍隊的骨骼----各班的班長軍齡也多不了幾個月。因為子彈少,大夥大多隻開過兩三槍,大多沒上過戰場,以這樣的單兵素質自然不能與鬼子那久經訓練的精兵相比,可就是這些農民的子弟,明知器不如人、技不如人,硬憑著一腔熱血與鬼子拚殺,才越發的顯示出他們的可敬與可愛。
但是,這種情況不能再持續下去了,要讓他們在戰場上學會生存,更好地打擊鬼子,要讓每一個犧牲都更有價值。
魏區隊長呆呆地想著,一時想不出個頭緒。過了一會兒,讓通知幾個代理排長到隊部開會,德成這個秀才文書作記錄。
“天不早了,大家又累了一整天,簡單說幾句。第一,重傷員分散在老鄉家養傷,輕傷員也要護理好。第二、炊事班把繳來的罐頭用一部分,晚飯搞得豐盛點,可以喝酒但不能喝多。第三、多加幾個活動哨以防鬼子摸進來。第四、今天早點休息,明天開始以班為單位進行戰鬥總結,各排長要下到班裏,保證每個班都搞出文字材料,明天晚飯之前一並報到德成處。解散。”
幾個人哄笑著散去。
紀和尚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桌子上的兩挺機槍沒動窩。
“怎麼著眼饞了?”區隊長道。
“是啊,好幾年沒擺弄機槍了,讓我嚐個鮮唄。”
“知道你小子心裏癢癢,成全你了,反正別人都沒擺弄過這玩意兒,你到老錢那領50發子彈試試槍吧。”
紀和尚一吐舌頭:“50發?我沒聽錯吧?區隊長你不過啦?”
區隊長把胸脯一挺:“咱現在是大財主了,你沒聽錯,趕緊去吧,可別白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