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4-1(3)
又往前走了一會,將近中午時分隊伍到了進山後的第一個小村莊—於家台。
遠遠的看見村子裏嫋嫋的炊煙升起,區隊長心裏安定了許多,叫來值星排長道:
“隊伍村裏休息,炊事班開火做飯,一天多沒吃點熱乎的了,得好好歇歇。”
隊伍進了村,散坐在村口,各自找蔭涼地歇著乏,有的已經坐著睡著了。
區隊長見有個老人搖著轆轤從井裏打著水,走過來道:
“大爺,喝口水,嗓子快冒煙了。”
“喝吧。”老人憨厚地一笑。
區隊長爬在桶上咕咚咕咚喝了個飽,用袖口擦了擦嘴,幫老人把扁擔兩頭的兩個水桶灌滿,老人忙說我來我來,區隊長說沒關係我們年輕人幹點這個不算啥。
老人抽出旱煙袋,點上火抽了兩口遞給區隊長,算是道了謝。看區隊長抽得香,便問道:
“同誌,你們是區中隊吧?”
區隊長點頭稱是。
“聽說外麵八路打雁落寨,打得怎麼樣啊?”
區隊長打了個嗐聲道:
“沒打下來,這不我們剛往回撤,路上遇到好幾撥鬼子,差點沒撤下來。”
老人接過區隊長遞回來的旱煙袋叭嗒了兩口,“噢,那頭晌過去的那撥八路也是從雁落寨退回來的吧?”
“頭晌也有八路從這過?”
“嗯,不過不是你們區中隊的人。”
“怎麼的您老認識他們?”
“我哪認識他們呐,是問了他們才知道的。看著那些八路比你們闊氣,人家那衣裳比你們齊整,顏色也跟你們不一樣是灰色的,不像你們這樣黃不啦嘰的,手裏的家夥也硬啊,還有三四個人抬的大槍,還有三四個炮呢。”
區隊長撲楞一下站了起來,
“老人家,他們什麼時候過去的?”
“大概有一個時辰,在村裏沒停留直接往山裏去了。”
“有多少人?”
“人不少呢,怕有小200人。”
區隊長忙揮手叫來幾個幹部,把剛才老人說的情況介紹了一遍。
“像是老二團啊。”
“不能,咱是最靠南邊的,要說咱走的夠快的了,老二團比咱們靠北,怎麼也不能跑過了咱們去,還比咱們早一個時辰到,沒有這個可能性。再說他們也不認識進山的路啊。”
“是啊,那是其他區的區中隊?”
“也不對,其他區中隊哪有那麼好的裝備?也沒那麼多人呐,聽老鄉說他們穿著灰軍裝,怎麼聽著像新四軍的隊伍啊。”
有人說北邊的八路也是灰軍裝,可那也不對呀,北邊的八路就更不認得進山的路了。
巨大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但人人都不願意說破。
“好了。”
區隊長厲聲打斷了大家的議論。
“我看十有八九是鬼子穿了咱的軍裝,趁著咱出山來端咱老窩來了,不管是什麼情況都先按這種想定處置。”
區隊長拿出了地圖尋找著,德成眼快,找準了一個地方一指,區隊長沉吟片刻,最後在這個位置上重重地點了一下,“就在這,葫蘆嘴,這是山裏根據地的最後一道關口了,不管是真八路假八路,我決心在這堵住他們。”
“和尚,你帶兩個精幹的人跑步跟上這支隊伍,他們路不熟悉應該走不快,能追上,盡量抓個活的問口供,要是真八路問清了是哪個部隊的,要是鬼子的話,你鳴槍告訴我,然後對他們側擊、尾擊,不要硬幹,一個原則盡量遲滯他們的行動,為我趕到葫蘆嘴贏得時間。”
“是。”和尚答應一聲帶了兩個人飛也似的跑出了村。
區隊長接著道:
“咱這飯是吃不成了,得趕在他們前頭到葫蘆嘴,讓他們走大路吧,咱翻山超個近道,馬上出發。”
和尚他們追了不到一個鍾頭就追上了那支穿著灰色八路軍裝的隊伍,將近二百人散了一大片正在一個小山窪裏休息。“謝天謝地終於追上了,原來他們也要休息呀。”三個人爬在山頭上看了一會兒,一麵抓緊時間往嘴裏塞著幹糧。直線距離200多米,對方看不到他們,他們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但能看到對方起碼有兩挺九二重機槍、四五挺輕機槍,還有三門迫擊炮。
和尚心裏一沉,這支部隊不敢在村子裏休息反而在野地休息,看來是鬼子的可能性更大了,這要真是鬼子那咱可難對付,和尚思索了一下指了指前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