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4-3(1)

這邊的地道剛挖得剛成了點氣候,區隊長就派了通信員通知德成速到隊部來,有要緊事。德成說我這正忙著呢,眼瞅著就出了成果,能不能等幾天再去,來人說不成,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事,區隊長說讓他馬上到培裏村隊部報到。

德成隻得放下手中的活計跟著通信員來到培裏村,進了隊部,看裏麵除了區隊長還有一個身著將校呢軍服的軍官,聽區隊長介紹說這是戰區司令部派來巡視的杜上校。

本戰區的司令長官近些年來十分煩惱。自己這幾十萬大軍一直與日軍對峙著,保持著大體的平衡。但他深知,這是因為日軍兵力嚴重不足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但小規模的戰鬥還是經常發生的,如果日軍想打仗了,隻要聚集起四五百人,基本上就能在任何一點突破自己的防禦。這種頻繁、小規模的突破搞得司令長官煩不勝煩,覺得不能讓日軍這麼為所欲為的牽著自己的鼻子走。

在抗戰初期,司令長官在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上聽過中共葉劍英將軍的遊擊戰課程,當時他是看不上這種戰術的,打日本還是要靠國軍,靠黃浦將領,土八路那幾杆破槍他還真看不上眼。但幾年打下來正麵戰場這仗打得確實十分吃力,使他的目光不由得轉到了敵後遊擊戰場。他也曾經派出幾支部隊深入到敵後,但大多數都堅持不下來,有的全軍覆沒,有的遭受重大損失後撤了回來。正規軍不行,那特種武裝行不行?他又與軍統聯係,讓他們在敵占區發展忠義救國軍,但仍然是有去無歸。放眼到全國戰場,國軍敵後武裝也就於學忠部還能堅持,可也遭受了重大損失。

反觀八路軍,不僅在敵後站住了腳,而且不斷發展壯大,搞得風生水起,這到底是為什麼?有人說土共習慣於打遊擊,有的說他們的地道好,於是司令長官決定派出一批高級軍官實地去看一看。

幾個軍官來到八路軍軍區司令部,楊司令聽完了來意後哈哈一笑,說我們的戰術你們學不來,再好的戰術離開人、離開老百姓都是無源之水。幾個軍官認為是故弄玄虛、聳人聽聞,楊司令說你們可能現在不能理解,還是到最前沿的戰場上去看一看,可能對你們更有用。幾個軍官就分散派到了各軍分區、各地方部隊。

這杜上校四十來歲的年紀,穿著一身嶄新的黃綠色將校呢軍服,兩杠三星的軍銜明晃晃的耀人的眼。武裝帶上一邊吊著中正短劍,一邊帶著把精致的小手槍。杜上校的個子比紀和尚隻高不低,但身材十分胖大,有兩三個和尚那麼粗,一張大臉蛋子透著黑乎乎油汪汪的亮光。

德成聽了區隊長的介紹,規規矩矩地給杜上校敬了個禮,但這杜上校態度十分倨傲,心裏說你又沒穿軍裝還光著個腦袋敬什麼禮?不合規矩,於是沒有站起來還禮,隻是把那胖胖的下巴揚了揚,算是回應了一下。

區隊長接著道:“是這樣,戰區司令長官希望了解咱們這裏平原地區的地道鬥爭,這次特意派來了杜上校來這裏看一看,咱們軍區楊司令就把這差事派給了咱分區周司令,咱周司令又把這差事派給了咱們區中隊。現在區中隊決定,由你陪杜上校進行這次視察。”

德成對這杜上校第一印象就不好,心中對這次任務也就不大樂意,於是把區隊長拉到一邊開口說道:“區隊長,我那羅莊還有些掃尾工作沒做完,你還是讓我回去吧,早一天完工對付鬼子就多一分把握,這視察的閑事還是換個人來吧,我怕做不來。”

“換誰?難道讓我這個區隊長親自來?你看這幾個幹部誰在那閑著?”

“隨便派個戰士領著他走走不就得了?看他那熊樣子也不像個正經來幹事的人。”

“不能那麼說,他是楊司令、周司令介紹來的人,咱不給誰麵子也不能不給楊司令周司令麵子呀。你有文化,能說出個子午卯酉,你還別把這事不放在心上,人家國軍正看不上咱土八路的遊擊戰呢,不信咱們能在平原上跟鬼子幹,老說咱遊而不擊,你就讓他好好看看,對他也是個教育,說不準回了戰區司令部還能說咱兩句好話,就是少說兩句壞話也是好事啊。另一個,誰知道這家夥這一圈下來得跑幾個地方,路可近不了,這一路上不一定出現什麼問題,全區中隊也就你腦子活點子多,這活不派你派誰呀。我可跟你說,這家夥金貴著呢,你可別讓他少一根毫毛,要是他的命送在咱這,咱可不好跟楊司令周司令回話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