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4-4(2)(1 / 2)

正文-4-4(2)

劉嬸陪著三人說著話,媳婦往鍋裏舀了兩瓢水,拿火鐮打著了火,又往灶台裏續了幾把柴,沒幾分鍾就端上來一鍋的開水。三個人一邊和劉嬸嘮著嗑,一邊拿出幹糧,就著鹹菜狼吞虎咽起來。趁著他們吃飯的功夫,劉嬸把自己的鋪蓋從裏間屋搬了出來與媳婦孫子擠到了一個屋,準備了鋪蓋讓三人燙完腳睡下。

德成從挎包裏拿出一瓶擦頭發的桂花油,當然那不是用來往頭上抹著,是用來擦槍的,鬼子封鎖得嚴,專用擦槍油可沒地方找,但這也困不住八路。三人先將武器分解了,每件都上了油又擦拭幹淨再組裝上。和尚與猴子把短槍裝好,將槍膛裏頂上了一顆子彈,然後關上保險,向左側著身子睡了下來,右手握著短槍放在了枕頭下。這也是敵後鬥爭中培養出來的習慣,如果出現什麼狀況,二人隻需用大拇指掰開機頭不用翻身就能射擊。德成也拉開槍栓頂上了火,關上保險後把步槍抱在懷裏睡下。也許是太累了,不一會三人就響起了輕微的鼾聲。

那邊小孫子也已經睡下,劉嬸與媳婦在外間屋,一隻耳朵聽著裏間的鼾聲,一隻耳朵聽著屋外的聲音,生怕出什麼事情。操了會兒心,突然想起還有個禮物要給德成呢,就對媳婦說你睡去吧,我還有些活要做。

她很是喜歡這個遠房侄子,人長得精神脾氣又好,最重要的是他與自己兩個兒子一樣都當了八路打鬼子,自己那兩個兒子已經好幾年沒見了,她心中甚至有一半把德成就當成了自己的兒子。看著德成他們風裏來雨裏去的,劉嬸真是心疼,但莊戶人家窮,沒什麼好東西能買得起,就從走村串鄉的貨郎那裏買了幾雙襪子,還是上海“工”字牌呢,鄉下又稱俗洋襪子。那年月襪子都是線織的不結實,洋襪子又金貴,她知道如果就這麼給孩子們穿上,用不了幾天那襪底就得磨破,得上了襪底才經穿。

這襪底與鞋墊基本屬於一樣的東西,正反兩麵用白布作麵,中間夾著一些碎布頭,夾好了用線一行一行的縫得平整。講究的上麵還要繡上花呀草呀,要麼就是繡個鴛鴦,需要用的時候縫在襪子的底上。

劉嬸拿起一隻洋襪子,用剪刀縱向地將襪底一刀剪開,剪開的部分翻到襪子的腳踝腳麵部分,又拿出一雙平時納好的襪底,放在襪子底部前後左右對正了,一針一線地縫了起來,用棉線密密地納得結實了,又將來原來剪開的部分翻上來縫在了腳踝腳麵部位。那襪子腳趾的部位還空了一塊,但別忙,劉嬸從一堆碎布頭裏找了一塊布,很精致地做了個布窩窩,準確地縫在了腳趾的部位。在這樣的改造下,那襪子有了一個厚實的布襪底,連腳麵部分也成為雙層的了。等穿上了鞋您再從外麵看,還是一雙洋襪子,可裏麵已經有了質的變化,這才是一雙經穿的襪子呢,就算年輕人體力活動多,穿個半年應該沒啥問題。她把這上了襪底的襪子抻開,上下左右地看了又看,滿意地點了點頭,又開始納下一隻。總算把三雙襪子納好了,又怕三個年輕人推辭,悄悄地進了屋把襪子塞進德成的挎包裏,這才到外屋躺下。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劉嬸輕輕下了地,往裏間屋瞧了瞧,看三個人都睡得沉。年輕人覺多,索性讓他們多睡一會兒。躡手躡腳走到了灶台旁準備給他們做早飯,點著了火,看了看旁邊的柴禾,昨天晚上燒開水用了一些,做早飯肯定是不夠了,得到院子裏再抱點,於是她輕輕地抽開了門栓,拉開了兩扇門邁步往外走,就在房門打開她剛要往外邁步的一瞬間,她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