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5-1(5)
第三天下午,派出去的觀察哨回來報告說鬼子整個上午都沒出來打水。
德成把水碗往桌子上一放,“鬼子準備逃了。”
“為啥?”
“今天他們一天沒打水,即使有存水也就能支撐今天一天,我估計他們今天在猶豫或者收拾東西,即使下決心走,現在走天黑也到不了姚安集,晚上他們不敢活動。所以我估計明天早上他們會有行動。”
他攤開地圖,手指在上麵劃著找到了一個地點。這附近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隻有這裏有兩個不大的小山包,一個標高13米一個20米,是附近的最高點了,敵人帶著輜重肯定隻能沿公路走,這裏應該是他們必經之地。自己兵力有限,隻能在這裏先堵住鬼子,等待區中隊主力到達後聚殲。
他在這裏重重點了一下,“就在這裏。”
他寫了封信,回頭叫過一個民兵隊長,“你派人趕快到大小王莊一帶找到區隊長,把這封信交給他,讓他明天早上六點之前務必趕到。”
回頭叫過值星班長,命令全排人員,除了正常勤務的人員以外全部回來休息,準備執行任務。
又叫過幾個村的民兵隊長道:“明天鬼子突圍的時候,你們帶著民兵在後麵追,聲勢造大點但別真的硬幹,要不你們武器差傷亡會很大。”
民兵隊長心領神會,“我知道,就是光打雷不下雨。”
“正確。你們的目的就是把他們趕起來,讓他們跑快點,越快越好,跑得盔歪甲斜帶懶袍鬆,最好讓他們把輜重給你留下才好呢。”
要出發了,德成換上了那嶄新的襪子,穿上鞋又蹦了蹦,心裏暖乎乎的。劉嬸,您的在天之靈保佑我們打好這一仗,我們要用鬼子的鮮血給您祭靈。他又把綁腿、鞋帶係了係,抓起了步槍。離開村子好遠了,他又回頭望了望,小劉莊燈光依稀閃爍著。
已是盛夏,早上不到五點天就已經放亮了,隻見孟樓的吊橋放了下來,鬼子在前偽軍在後,一窩蜂地跑了出來。
“這不是鬼子的作風啊,一般都是偽軍打頭陣,怎麼今天改了性了?”
“今天不一樣,這是逃命啊,鬼子當然得跑前麵了。”
“管他呢,給我打。”
民兵隊長一聲令下,這邊乒乒乓乓地打了起來。哪知鬼子與偽軍根本就不還擊,雖然隊伍裏零星的有人倒下,但他們不管不顧,隻是一個勁地跑,隊伍剛開始還有個隊形,但越跑越散跑得漫山遍野的,還扔東西,什麼背包水壺皮帶鋼盔,再往後連武器也扔,倒讓民兵們撿了不少洋落。
“殺鬼子啊,別讓鬼子跑了啊。”
民兵們追得不緊不慢,可聲勢不小,後來不僅民兵在追,四裏八鄉的農民們也自發的加入了追擊的隊伍。漸漸的,就有跑不動的偽軍成了民兵的俘虜。
就這麼十幾裏地跑下來,精兵也跑成了熊包兵了。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鬼子偽軍們正跑著,兜頭潑來一陣暴雨,什麼雨?彈雨!
遠遠的就看見鬼子們跑得沒有章法,一大群一大片的就過來了,德成一點機動兵力都不留,全部三個班都用上了,用一陣彈雨迎接了他們,鬼子漢奸們沒有思想準備,瞬間就被打倒好幾個,有負了傷的在地上慘叫著、翻滾著,其餘的都爬在了地上。但隻過了一會,鬼子就發起了衝鋒,而偽軍們似乎完全沒有打仗的心情,爬在野地裏就這麼幹看著。
不知是鬼子的素質真的大幅度下降了,還是奪路逃命心切,衝鋒之前鬼子竟然沒有組織火力準備,隻是一股腦地往上衝。
打完幾輪手榴彈後德成大聲喊著準備衝鋒,其實鬼子不衝鋒他也要衝鋒了,子彈仍然不足,隻能靠刺刀、鬼頭刀解決問題,而他對自己戰士的拚刺水平很有信心,現在不是抗戰初期了。
“準備!”四五十個戰士把背後的大刀抽了出來,在陣地前插了明晃晃的一排,雖然這個排有一大半配上了刺刀,但老二排的大刀傳統沒有變,衝鋒前這個插刀的儀式沒有變。
但不急,他還給鬼子準備了一道菜,於是鬼子們有生以來第一次挨了土八路的炮擊。
土八路有炮?有!是老母豬炮。
所謂老母豬炮,就是將一截粗粗的老榆樹中間挖空,用油浸透,外麵用繩子纏了一圈又一圈以防止炸膛。炮筒中裝上黑色火藥、破犁片、秤砣、鐵釘子之類。因為炮身短粗,內存極大,故形象地稱之老母豬炮。這玩意射程不遠殺傷力不大,但一打一大片。雖然隻能發射一次,但足以給受炮擊者極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