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艇長,二回路蒸汽管道檢測完畢,沒有發現放射汙染,主冷卻泵運行正常,輕水慢化劑壓力正常。”對講機裏,機電長常大有再次報告。
“知道了。”鄭強握著對講機說道。
“報告艇長,後艙室的過道裏塞滿了氧氣瓶,這些危險品應該移到別的地方去。”機電長常大有說話的時候,趙平漁微微抬了下頭,他能夠聽到對講機的話,而且他知道那些瓶瓶罐罐應該都是他的東西。
“我知道了,魚雷艙正在改造一個減壓艙,這些東西暫時堆放在你那裏,啟航後等政委來處理,這些設備由他管理。”艇長果斷打斷了下級的滿腹牢騷,然後看了趙平漁一眼。
“你們沒有專門的減壓操作人員?”老趙問道。
“放心,我們的政委是你的助手,他對由深潛導致的人體傷害的病理研究很深入,那些氦氧混合氣體,還有加壓艙控製具體都由他負責。另外他也是你的保健醫生,你的常規體檢也由他負責。”
“政委兼醫生?你們的艇上是這樣安排的?”
“別擔心,我們的政委有這方麵經驗,他以前也是資深潛水員,不過落下一些潛水病,內耳受到了損傷,如果你在他背後不遠的地方說他的壞話,他有可能聽不到。”鄭強說著說著就有些離題了。
“是這樣?原來還有同行?”趙平漁笑了笑說道,他知道對潛水員而言,內耳損傷通常都是減壓不當造成的,一旦耳膜穿孔,這輩子大概就無法再進行超過20米的潛水了。由這樣一個內行來監督自己的減壓,趙平漁覺得是放心的,不僅僅是因為對方是軍官,在老趙看起來,一個受過傷的同行肯定比一個普通的操作人員,更清楚這項工作的嚴肅性。
與此同時,409號核潛艇的外部甲板上。
艇外鐵架上的黃色的小型潛艇此時已經對接到了黑色大艇上,它的進出口和下麵的逃生艙口通過一個硬質的裙罩對接在了一起。工作人員忙著將幾個連接點加固,同時通知了艇長。鄭強硬著頭皮爬出艙口看了一眼,即使心裏有準備,鄭強還是很難接受這個奇形怪狀的東西就這麼裝到了他的艇上。
趙漁平也緊跟著艇長爬到了圍殼上,看到了小潛艇很牢固地固定在了潛艇的後甲板,他很清楚這隻黃色的小艇比409結實多了。
“水下對接確實很困難,一旦有差錯後果不堪設想。”趙平漁說站在鄭強身後輕聲說道,他操作過這樣的小潛艇,知道這個難度。
“起碼409不會有危險,生降口下麵有一個密封逃生隔艙,一旦進水隻會損失一些儲備浮力,我們可以把水排出去,這對我們這樣的大艇不算什麼;但是這艘小艇沒有隔艙確實不好說,一旦打開向下的艙門後就不能有半點的閃失。”鄭強說道。
“對了,如果要用這個東西和我們的艇海底對接,你有幾分把握?”艇長鄭強接著問道。
“如果隻是我一個人操作的話,訓練時有5成把握,不過那還是在20米水深的情況下。”趙平漁微笑著回答道,這個成功率確實是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