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00 搜索繼續(1 / 2)

後部是聲納的接觸記錄。在這艘艇上,聲納接觸似乎用十種級別顯示,分別為“S1”到“S10”級。這張表格上還有雷達接觸的一欄,用“R”表示,被薩利姆中士草草的勾掉了。綜合接觸也欄用“M”表示,內容與聲納記錄一致,可見這艘艇始終是在水下航行,所以它的探測手段始終是聲納。

最早記錄的地點在巴哈馬海域的接觸目標性質的內容引起了王延秋的興趣,因為內容中始終圍繞著:“小形鯨魚”這樣的詞。看起來他們也同樣被一些若即若離的海洋動物包圍著。

薩利姆中士是一個言詞貧乏的人,他對接觸目標的描述大多是如此:

7月3日。初步判斷為生物性質,可能是小形鯨魚,排除一般潛水器可能,速度不祥。

7月5日。 初步建立接觸後,在135或者315方位倍拖曳聲納捕捉到,距離不祥,長時間未隨,遠距離低頻聲波,生物性質,可能是小形鯨魚。

7月7日。目標高速接近,左右舷都有,三元子陣聲納捕捉到,較為清晰,距離大概兩海裏,對發出信號進行了錄音,錄影帶給了副艇長。

7月8日。拖曳聲納發現了一艘55英裏外的核潛艇,噪音很大,計算機分析為俄國揚基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一種早就被俄國政府拆毀的潛艇。

最後一頁的“揚基級核潛艇”這幾個字被塗改過,王延秋可以理解薩利姆中士的心情,他一定很矛盾,因為這是一份必須提交給艇長過目的表格,把一艘早就淘汰的潛艇寫上去,也許會讓艇長隊自己的業務能力產生懷疑。但是最終他還是決定把這個結論寫了上去,因為電子分析的結果就是如此,在指揮艙內的BSY——3形的作戰係統一定也會如此顯示的,所以中士思慮再三還是寫了上去。

走出聲納室,王延秋看了一眼手表,他下到這艘潛艇已經80分鍾了,約定回到潛龍4號的時間還有100分鍾,時間還很充裕。他覺得第一層甲板可能什麼活口也找不著了,也許他(它)們都躲在下麵?之前他路過了幾條可以通向下麵的升降通道,他都沒有下去,他知道搜查一個未知的大地方需要有章法,這樣才能保持效率,並且不會亂。前一個多小時,他沿著前過道,已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文字的東西,這個結果比預料的略差一些,但是也不算太壞。現在王延秋已經檢查了大約百分之六十的第一層區域,按照通常的三層劃分的潛艇結構來說,他已經調查了百分之二十的地區。現在第一層沒有去看過的,隻有後部的輪機部分還有最前麵的魚雷艙和艇首聲納配置間,另外還有一個無法進入的巡航導彈模塊。他在指揮艙時已經知道了那個模塊的情況是正常的,計算機時刻都監視溫度和濕度,一切顯示都是正常,當然,這些常規彈頭的武器也完全提不起特派員的興趣。在王延秋的調查計劃裏,這些地區都是不甚重要的地方,所以排在了最後。

弗吉尼亞級的艇首設置與409號完全不同,它的艇首沒有魚雷艙,而是巨大的艇首聲納區,聲納區域兩側才是魚雷艙,這樣的布置,使得這型潛艇總共隻有4個潛魚雷發射管,武器儲備艙的設計也受到了空間的限製,因為還有兩個各安放了6枚垂直發射的巡航導彈的圓形容器,占據了中間位置,這樣一來,這艘艇的魚雷發射管實際上並不在第一層,而是在下麵的兩層,魚雷艙也橫跨了三層。王延秋現在還不敢貿然下去,權衡再三,他決定先朝著後部走,他打起精神,飛速穿越了剛才調查過的所有隔艙,回到了後部的逃生艙位置。也就是這次任務的起始點。

是不是要先上去看一下?上麵的幾個人一定都在著急了。王延秋想了想,還是不要浪費時間去反複地開啟和關上那幾扇厚重的艙蓋了,他們著急就讓他們去急好了。

繞過逃生艙,重新進入了未知的新空間,這裏沒有閃爍的照明,他再次使用夜視儀,安全起見,他把突擊步槍指向前方的黑暗。如同409一樣,這應該是一個輻射汙染水平較高的區域,純粹的工作區域,沒有任何的人員住艙,其間有大量的小型設備和裝置隔艙。他安靜地徑直朝前走,直到撞上了一道打不開的主艙門。看起來這道艙門有一些奇怪,王延秋之前的經驗,潛艇上的艙門都是可以從兩邊打開的,它們可以關得密不透風,但是內部的艙門不至於會上鎖,因為潛艇畢竟不是銀行,似乎沒有在水密門上裝鎖的必要。他使出全力轉動艙門上的輪子,發現怎麼也打不開,看起來反麵的輪子被人用鐵鏈鎖上了。他鬆手時發現手套幾乎粘在了圓形的轉動閥門上了,那似乎是某種動物分泌的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