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在分行會議室開會,分行相關領導及黃田扶遠集團一幹人等參加了會議。
“這塊地的性質是建設用地,原分行家屬住宅樓,占地十五萬平方米……我們出地,你們開發,資金自籌,收益按合同約定比例共享,風險各擔。”
主持會議的趙副行長戴著老花鏡,拿著兩疊材料,津津有味地介紹著。
“趙行長說的很全麵,也很具體,我暫時沒什麼了。這個事是好事,好事嘛就得多磨,不會一蹴而就的,下一步的事,等郜主任回去彙報,達成合作意向,我們再進一步溝通。那時行裏要成立領導小組,具體事情由領導小組負責。在此呢,我希望我們雙方能合作,更希望合作愉快。”王昭講完宣布散會。
郜銑冰安排人看完地塊,吃過中午飯,經過短暫休息,借用酒店會議室部署工作。
安排鄒聖尚根據提供的數據資料計算開發成本。從土地成本、建安成本、設計費、材料費、規費、稅金、管理費、人工費、措施費到廣告宣傳費用,無一不夠詳盡。
銷銷售部到樓盤周邊進行市場調查。
張家明到物價部門了解當地房地產定價標準及管控措施。
黎國新去規劃局詢問此處五年內的政府規劃。
整個工作安排過程,簡單明了,前後不過十幾分鍾,還好公司員工已經適應了他的這種工作風格。
接著,他轉向張家明:“家明,你們辦公室的秘書抽掉過來一個,他們搞完後,需要把可研報告弄出來。”
“好的。”張家明迅速回應道:“差點忘了,行裏給你們準備了兩部手提電腦在我車裏,一會拿過來做概算用。”
安排完畢,大家開始按照部署,各司其職,各行其是,各負其責。
這便是他創建企業文化中的軍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執行力必須體現在員工精確的行為結果中。
對於工作來說,這是效率,對於個人來說這是幹練。在這樣領導手下工作是很受鍛煉的,成長很快。
當然,工作懶散的很難適應,常常罵他是工作狂,不過他聽到了也不生氣,還常常換取他理解的微微一笑。
七月十日下午,終於做完了概算,郜銑冰審查了幾個數據的計算依據,確認沒有問題後,列出可研提綱,連同銷售部的市調材料一起交給分行辦公室秘書。
梳理此次考察結果,除了列在計劃中的延安沒去成,其他的均十分圓滿。
十二號下午乘坐返程飛機回到黃田。
上交可研報告,彙報考察情況,離開會議室之後,饒有興致的登上了虎山,望著山下機場上一排排整裝待發的銀鷹,品味著人生。
十一年來,出學校進機關,從江北到江南,出出進進,走走停停,和那一架架出港入港的藍天銀鷹多麼的相像。不知道飛機上偶遇的李依軒,到底是愛情土地的一粒因子,還是愛的天空中的一顆流星。
他帶著疑問,也帶著希望,踩著落日餘暉走下山來,他感覺有些累,便回到位於白雲山教育城的撫遠實驗學校專家樓。
就在郜銑冰登山遠眺的時候,總裁辦公室坐在沙發上的吳征兵,仔細看著項目的可研報告深思著。
這個項目,可預見的利潤幾千萬,公司高層都不太感興趣。原因是地域不在公司勢力範圍內,屬於北方,有效施工期短,項目啟動到結束時間周期長。目前,僅黃田周邊的開發項目都幹不完,所以,大家在會議上的態度都不積極,也在情理之中。
但吳征兵看問題的角度和大家不一樣,這就好比下棋,有的看三步,有的看五步,據說一流棋手能看到七部開外。顯然,看得遠的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