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生死隻差幾秒鍾(1 / 3)

265、生死隻差幾秒鍾

鬼子的騎兵發現了沈擒龍他們這些八路軍,立刻展開了衝鋒。

鬼子的騎兵是精銳部隊,戰術意識當然相當強。

他們一眼就看出,沈擒龍他們這邊有一大群人,從兵力上來講,相當多。

但是,這些步兵在騎兵麵前根本沒有優勢。

鬼子武器好,兵種優勢強,在這些步兵麵前,戰鬥力極其強大。

所以鬼子決定立刻發揮自己的長處,趁著這些八路軍的步兵還沒有反應過來,立刻衝鋒過去,打垮他們。

這邊的八路軍看到了敵人,匆忙列隊,這邊的隊伍還沒有排列開,鬼子已經到了對麵200米遠的距離。

200米是一個什麼概念?

一個人可以用8、9秒跑完100米。

而賽馬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時60公裏。

戰馬雖然不如最好的賽馬,但是平均起來,速度也相當可觀。

所以說,這200米的距離,戰馬衝過來幾乎不需要時間。

馬蹄聲如同戰鼓般響亮,地麵被侵略者的鐵蹄敲擊得瑟瑟發抖,山穀間回蕩著野獸的嗥叫,鬼子的馬刀象密密麻麻的刀叢在反射著刺眼的寒光。

騎兵對步兵的大屠殺就要開始了。

但是老八路就是不同,在這樣的危急時刻,居然沒有人逃走,沒有發生崩潰,鬼子高舉著亮閃閃的馬刀瘋狂地衝過來,這邊的八路軍仍然在迅速列隊準備對抗。

古代兵法說過,軍隊在作戰時候如果能夠發揮出平時訓練的十分之一的能力,就可以打勝仗了。

而能夠發揮出訓練的水平,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要鎮靜。

而讓戰士保持鎮靜,唯一的條件就是這支軍隊的指揮官要保持鎮靜,在危急時刻要指揮若定,從容不迫。

此刻,在鬼子的嗥叫聲中,副團長仍然果斷而堅決地大聲下達命令,給所有的戰士指明他們必須做到的動作。

這時沈擒龍根本不能加入人家的正規作戰隊列,他掏出了20響,罕見地把手槍撥到了自動檔上。

而且,他也極其少有地采用了雙手握槍的姿勢,他要把20響當成機槍來用了。

就在鬼子的騎兵衝鋒到距離八路軍隻有100米的距離的時候,副團長大吼:“開火,開火!打!”

危險激發了人體的潛能,所有的八路軍戰士幾乎同時打出了槍膛裏邊的子彈。

槍聲如同滾雷一般突然轟鳴起來,無數的子彈象一個巨大的鋼鐵澆鑄的實體砸向了正在衝過來的鬼子和他們的戰馬身上。

100米,無論是八路軍從鬼子手裏繳獲的口徑6.5毫米的三八大蓋,還是八路軍從民間收集來的7.92mm的老式漢陽造,都發揮了極大的威力。

這些在最近距離發射的步槍,幾乎是把子彈直接砸在了鬼子和他們的戰馬的身上。

鬼子的騎兵連人帶馬摔倒在地,象雪崩一樣在地麵上翻滾著,向前滾動過來,最前麵的馬匹甚至已經滾到了在第一排臥倒射擊的戰士的身上。

但是,所有的戰士沒有一個猶豫,沒有一個停頓,他們仍然在拚命射擊。

由於山路狹窄,所以鬼子的騎兵並沒有全部擺開。

鬼子的騎兵指揮官本來想要排成5列橫隊衝鋒,沒想到這樣隻能走一輛大車的山路連5個人並排前進都要影響速度,他們隻好一次排開4個人。

所以,八路軍這樣密集的射擊,隻打垮了最前麵的幾十個人,而後麵還有大批的鬼子毫發未損,仍然繼續猛衝過來。

鬼子們躍過他們的同夥的屍體,舉起馬刀,撲進了步兵的隊列,向八路軍戰士的頭頂上砍殺下來。

槍聲一起,在後麵沒有機會參加列隊的其他戰士大叫著跳上了山路兩邊的山坡,向鬼子的兩側衝過去。

沈擒龍首先一槍打倒了舉著先導旗的鬼子,然後沈擒龍一躍上了山坡,幾個縱躍,繞過鬼子的隊伍,到了鬼子的側麵。

他一個長點射,打倒了正在舉著指揮刀大喊大叫的鬼子指揮官,這一梭子,保證那個家夥就算是在跳躍的馬上,也逃不過這麼多的密集的子彈。

接著,沈擒龍掄起20響,對準正在擠在一起等待機會衝鋒的鬼子打光了全部子彈。

而此時,其他八路軍戰士也從兩側包抄上來,和鬼子廝殺起來。

這時鬼子已經完全不能進行衝鋒,他們的前後左右都有敵人。

這樣,他們就不能催動戰馬向前衝擊,也就不能利用戰馬的速度優勢,對這些步兵進行速度上和體力上的衝撞。

但是,這時鬼子仍然騎在高大的戰馬上,利用自己的高度優勢揮動馬刀向八路軍的頭頂上砍下來。

八路軍戰士站在山路兩邊的山坡上,舉著上了刺刀的長長的三八大蓋從遠處刺殺鬼子。

幾個人合在一起,互相配合,有人刺人,有人刺馬,和鬼子殺得難解難分。

鬼子勝在武器優良,戰術能力強,八路軍的優勢是人數眾多,敢於拚殺,戰場上到處是喊殺聲,到處是閃閃的刀光,吼叫聲,金屬的撞擊聲。

沈擒龍平時最喜歡用的手榴彈戰術一時竟然用不上,這時雙方糾纏到了一起,如果再使用威力巨大的手榴彈,連自己人也要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