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蠻兒三人一路行至梅山,因後山斷崖路途凶險,不適合馬車行進。林蠻兒想讓魚娃子看守,自己跟虎子去摘邪風藤。
魚娃子反對道:“這一車東西能值幾個錢,咱們隻要摘到邪風藤,換多少車都行。”
林蠻兒一想也是,將馬兒綁好,商量行進的路線。
去斷崖有兩條路,一是上梅山,到斷崖頂;二是繞山腳,到斷崖底。
魚娃子覺得崖底太過凶險,極有可能遇到野獸,故而選擇第一條路。
三人帶上繩索,開始登梅山。
梅山屬於梅嶺山脈,因其梅樹眾多,且每逢三月,梅花漫山,故而得名梅山。
梅山的山路僅修到山腰部分,再往上,樹木茂盛,雜草叢生,又有藤刺交織,行進艱難。不過林蠻兒已是靈初一段,體力充沛,即使沒有路也不影響他行進的速度。
虎子天生神力,其耐力也是出了名的堅韌。然而魚娃子可是真真切切的凡人,還是一個消瘦的凡人。接連又快速的登山,讓他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不過為了不影響大家,愣是堅持著沒發聲。
然而,人體總歸有承受的極限,雖然憑借意誌能暫時突破這個極限,但也隻是暫時。
三人行至山腰一處野草地時,魚娃子終於堅持不住,吐了起來。
林蠻兒趕忙扶起他,詢問情況。魚娃子不斷地嘔吐,甚至連苦膽汁都吐出來了。直到這時,林蠻兒才注意到,魚娃子隻是一個凡人啊!
三人停下休息,虎子遞上食物,可魚娃子卻沒有任何進食的欲望。約過了半柱香,魚娃子臉色稍有好轉,林蠻兒決定背他上山。
魚娃子拒絕道:“不行,蠻兒哥你還要下斷崖,不能浪費體力,讓虎子背吧!”
三人繼續前進,隻不過虎子背人的方式有些特別,或者說不能叫背,而是扛。
魚娃子無奈道:“就知道是這樣。”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三人總算到了後山的斷崖。林蠻兒往斷崖下一看,頓時心涼了一半。想問魚娃子幾句話,卻發現他已經暈了過去。
虎子放下魚娃子,拍了拍他臉頰,緊接著就聽到一聲哀嚎。魚娃子醒了,扯開衣服一看,肚子上的皮都磨沒了。看著虎子,無奈道:“俺是叫魚娃子,但不是真的魚娃子。”
虎子撓了撓頭,不太懂他的意思。林蠻兒拍拍虎子的肩膀說:“下次背人的時候,可別像扛麻袋一樣杠著了。”
虎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林蠻兒決定下斷崖,先將幾段繩索接起來,再將一頭綁在一棵樹上,一頭綁在自己腰上。為了安全起見,由虎子拉住繩子,一點一點放他下去。
邪風藤在世俗界可能不常用,但在修行界是非常常見的藥材。除了靈初境的藥浴,它還是重要的煉丹材料。
邪風藤為何會有此名呢,主要是因為它生長的方式很邪。一般的藤條會繞著大樹生長,故而有句俗語叫:山中隻有藤纏樹,哪見世上樹纏藤。
然而,邪風藤恰恰相反,它會穿過樹幹,纏繞而上。遠處看去,就好像樹纏藤一般。
林蠻兒已經下了五十多丈,崖間濕氣太重,他的衣服已經被打濕,緊貼在後背上。又下了十丈左右,突然起了山風,因為地勢的緣故,宛如鬼哭。
林蠻兒靜了靜心神,自我安慰道:“俺是修行之人,怎可被山風嚇到。”
又下了幾丈,終於讓他找到了。然而,接下來一幕讓他膽寒,隻見斷崖上橫生出一棵約大腿般粗細的鬆樹,被邪風藤如同繡針一般刺穿好幾處,已經幹枯。
枯鬆上掛著幾具白骨,以及一具剛死沒多久的屍體。屍體還沒腐爛,隻不過他的血液像被抽幹一樣。
林蠻兒要說不怕是假的,不過他不能後退,他必須要得到邪風藤,才能進一步修行。手裏抓緊繩索,一點點靠近,心想自己隻取一段,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有趣的是,那些死了的,也是這麼想的。
林蠻兒在距離邪風藤一尺遠處停下,想用手扯下一段就溜。然而,邪風藤的韌性遠遠超出他的想象,幾番折騰竟然扯不斷。
正在這時,那具屍體似乎動了動,或者說他的眼皮動了。林蠻兒嚇了一跳,腳下一滑,差點摔了下去。所幸有繩子吊著,也沒出什麼大事。
觀察了一會,發現屍體沒動靜,鼓起勇氣又爬了上去。心想,一定是自己太緊張了,看錯了。當下,繼續拉扯邪風藤,然而屍體的眼皮又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