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譚飛燕說完,鬱金香看了看眾人,顯得有些憤憤不平,餘怒未消地接著說道:“弟兄們,都給我聽好了,咱們既然投靠了日本人,那劉鳳會和龍雲閣他們,就是大夥不共戴天的死敵。以前井水不犯河水,今天卻來襲擊山寨,以後隻要看到他們綹子的人,就像今天這樣給我狠狠地打。都給我記住了,你要是不打他,他就會來打你。今天咱能打敗劉鳳會的綹子,弟兄們都勞苦功高,每人賞五十塊大洋,好不好啊……”
下邊立刻爆發一片歡呼聲:“好,好,太好了,多謝寨主,多謝軍師……”其實,桃花寨的弟兄們心裏都明白,剛才打死的那些混賬王八蛋,根本不是什麼劉鳳會的綹子,而是青龍寨和黑風寨的土匪,寨主和軍師所說的這番話,就是為了點化他們,以免對外走漏風聲……
從桃花寨的拉林河南岸回清風寨,選擇最近的路線也要六十多公裏。劉鳳會和龍雲閣一左一右,和大當家的鬼見愁並馬而行,夏文舉、任丙章、杜仁傑、李克昌、張青林、喬國棟、蕭氏兄弟、四大金剛和四大皆空,也都騎在馬上跟在後邊,沿途不急不緩,好似信馬由韁。
快到榆樹牛頭山附近的時候,劉鳳會用馬鞭向前一指,說道:“大當家的,昨晚我對您說過,我和雲閣看好了一座高山,可以做咱們山寨的落腳之地,指的就是眼前的這座牛頭山。這座牛頭山,高三百三十丈,方圓三十多裏,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和回旋餘地。山上共分布十多個泉眼,泉水終年不斷,味道純正甘甜。俗話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此山雖說不是很高,但卻藏有王者之氣……”
鬼見愁剛剛聽到這裏,就引發了極大的興趣,立即勒緊韁繩駐馬而立,向牛頭山的主峰望了望,側轉身來非常認真地問道:“鳳會,既出此言,那你說說看,何以見得此山藏有王者之氣……”其他人等也都勒馬不前,同時向牛頭山主峰望去,情不自禁地也都想聽聽下文。
劉鳳會又用馬鞭向前一指,說道:“大當家的,您現在舉目望去,請看那主峰之上,如輕紗飄飄渺渺,似波浪層層疊疊,忽隱忽現,若即若離。在我們這個地方,隻有春回大地之際,才能看到地氣上升,俗話叫做‘返潤’,現在已是秋末冬初。此山東北西南走向,西南高而東北低,恰似一隻斑斕猛虎,潛伏爪牙眺望中原。西南方向視野開闊,一馬平川無遮無攔,恰好此山在東北而中原在西南。這就是王者之氣……”
那個年代,人們都很講究風水,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無論陽宅陰宅,還是官府衙門,無論亭台樓閣,還是茅屋草舍,在破土動工之前,選址是重要一環。即使胡子安營紮寨,也要請風水先生仔細看過。鬼見愁隻是連連點頭,中間並不插話,神情非常專注,聽得也很入迷。
劉鳳會看了看鬼見愁,接著又看了看弟兄們,說道:“大當家的,在牛頭山的東麵和北麵,拉林河呈弧形環繞而過,就像一條玉帶纏繞其間,若沾此山之靈氣,必有出將入相者,還有,北麵是懸崖峭壁,如同刀削斧剁的一般,東麵是梯形緩坡,承接朝日紫氣的東來……”
鬼見愁覺得心裏沒底,還是有點半信半疑,於是轉向龍雲閣問道:“雲閣,這裏你最熟悉,牛頭山究竟如何,那麼依你之見呢……”
龍雲閣看了看劉鳳會,也隻好實話實說:“大當家的,我家就住在牛頭山腳下,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不過那天聽二當家的這麼一說,我才回去仔細查閱了一下書籍,結果證明他說的一點沒錯,這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
鬼見愁覺得很奇怪,劉鳳會所說的這些,他都是從哪學來的。隨即問道:“鳳會,相看風水深不可測,這些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劉鳳會答道:“這些,都是師傅教我的……”早在劉鳳會學武期滿,師傅送別他下山之時,就曾贈給四句真言:初露鋒芒雙城堡,安營紮寨牛頭山,功成名就張家口,葉落歸根在中原。根據劉鳳會自己的領悟,這是他人生關鍵的四步,不過當著大家的麵,可沒敢說出來。
鬼見愁說道:“那好,鳳會,雲閣,老夫就帶領大家前去欣賞欣賞……”說完,一抖韁繩,揚鞭策馬,帶領眾人直奔牛頭山而來……
回想自己走過的曆程,劉鳳會心裏很不平靜,他感激那些理解他的人,他感激那些幫助他的人,同時也感謝那些關注他命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