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節:清軍來襲(二)(1 / 2)

麵對清軍圍攻,金聲和邱祖德等首領產生嚴重分歧。義軍內部分成兩種不同意見,以金聲為主防守派,另一派以邱祖德為核心突圍派,兩派作戰思路完全相背馳。

為了解決分歧,金聲利用清軍空擋時間召集軍中主要將領商議戰事。

秦楚作為宣城守軍代表,也被邀請參加城防戰役,太平府被清軍團團包圍,他的三千新兵衝出去就是送死,隻能窩囊龜縮在城中,坐在位子上氣的把城外清軍罵的狗血淋頭。

早不來晚不來,偏等我回宣城時來,也不知道江帥在宣城兵力夠不夠?

因為秦楚不是太平府主軍,所以坐在議事大廳最外頭,屋子裏還有七八個渾身血跡將領,他們從太平府下屬繁昌縣死裏逃生,部下幾乎全部損失。

金聲沒有治他們的罪,清軍突然襲擊,在座任何人都沒有能力去抵抗,僅僅是責怪幾個將領,隻會讓更多人心生去意,投降清軍。

清軍主力返回南直隸,讓遠在錢塘江魯王和福州的隆武鬆了口氣。

但是多鐸部署在浙江清軍,死死擋住明庭支援南直隸通道,隻有隆武帝大學士黃道周募集幾千士兵,西進支援金聲。

台上金聲和邱祖德爭論麵紅耳赤,從他們口中秦楚弄清楚圍攻太平府清軍達到六萬,領軍者是威名赫赫的勒克德渾。

而義軍在太平府外圍部隊被一掃而空,當塗縣城內有四萬義軍將士,城牆也較為堅固,但是沒有甕城,箭樓等等防禦設施。

秦楚也認為義軍能力守城可以,但是衝出去和清軍野戰,無異於送死行為。

邱祖德看到逃回來將領後,也清楚和清軍野戰想取得勝利機會很渺茫,但他仍舊反對死守太平府。

他的意見得到大部分將領支持,幸好前些天募集新兵,有三萬在這幾天被分到其他州縣駐守,城中還有老兵兩萬,新兵兩萬。

就這點人絕對不是勒克德渾對手,現清軍重武器紅衣大炮還沒有抵達戰場,在座都清楚,這玩意一旦推上戰場,太平府府治當塗縣城牆難以承受長時間炮轟當,城牆被轟塌後,麵對成群清軍進攻,整個城市會被惱羞成怒清軍無差別屠殺。

秦楚始終認為當前義軍和清軍打巷戰,結局也是被一邊倒屠殺,不過不同於邱祖德,秦楚眼光比較遠,至少比在場大部分將領看的遠。

他讚同金聲死守,但是是有條件死守,守住首府當塗縣,可以給其他義軍拖延時間,在寧國府宣城的江天一,有足夠時間選擇打或者撤退,從寧國府退往徽州府或者是去江西,這條通道還沒有完全被清軍堵死,隻要太平府繼續堅守,湖南明軍可以從安慶府入贛,經贛東北到達徽州府,威脅被清軍攻占池州府,同時還可以軍援寧國府,太平府。

明朝地圖上小字密密麻麻,秦楚一邊聽將軍爭論,一邊死死地研究地圖。

他計劃是建立在浙東魯王不要拖後腿,錢塘江明軍諸多兵營進攻能力不足,但一定不能被清軍攻破,把多鐸大軍拖住在浙東,堅持一個月清軍攻勢衰退,疲憊之師會暴露出很多破綻,那時就是擊敗清軍最好機會。

隻要清軍攻勢緩慢,福建鄭氏集團內部肯定會有人揮師北上,鄭芝龍等上一輩軍事集團領導或許不會,到他兒子鄭成功等二代將領絕對不會坐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