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節:突圍(五)(1 / 2)

尼堪向他解釋,漢人為了躲避戰亂,會有大量人口躲在附近深山老林中,現太平府已被摧毀,漢人肯定會重新回到太平府廢墟中,看看有沒有可以回收利用東西。

他要額真牛錄利用這寶貴時機,把跑回來百姓全部趕到中原。

“貝勒爺,中原有大量包衣,還要這些人做什麼?”

尼堪目光較為長遠,如果不將南直隸漢人反抗基礎搗毀,義軍會一波又一波興起,就像李自成一樣,被明軍擊敗數次,人卻越打越多,最後螞蟻啃象滅了崇禎。

這期間雖然明軍大部主力被滿清消滅在關外,但是崇禎滅亡的教訓,一定要吸取,還有一點,尼堪也看的很遠,在過一段時間,北方秋糧就要收割,滿清控製區域,飽經戰亂,人口勞動力嚴重不足,這些人正好俘虜回去,收割秋糧會派上大用場。

額真牛錄領命而去,尼堪帶著人不緊不慢跟在劉良佐身後,還安排一隻旗丁督促劉良佐追擊。

劉良佐的先鋒官是族弟劉良能,帶著一千先鋒軍死命追趕義軍,逐漸和大部隊拉開了十幾裏路。

“劉參將,咱們不能往前走,前天楊總兵就是大意了,隻帶了一百多人在這附近搜山,沒想到被反賊給割了腦袋,連人帶馬都沒了,手底下弟兄也被各位大人分了,還請將軍三思。”前軍守備劉大眼好心建議劉良能不要大意,前麵是一條一千多米長峽穀,從外看去深不見底,穀內樹木茂盛,絕對是一個打伏擊好地方。

劉良能跟隨劉良佐征戰多年,豈會不知峽穀是一處天然伏擊戰場,被追擊的義軍很有可能在此設下埋伏,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如有伏兵襲擊,會損失慘重。

但是族兄交代他,貝勒爺尼堪可是滿清皇室,他帶著八旗兵在後麵不緊不慢的吊著,稍有懶惰,尼堪都會看在眼裏。

他讓劉良能要把樣子做足,不要給滿人留下壞印象,他有些不明白,平日耀武揚威的族兄見了滿人,變得唯唯諾諾,和一條綿羊一樣,生怕得罪尼堪等滿人,要不是族兄投降清軍,他是不願與之為伍。

族兄讓他見機行事,保存好實力,於是他在外麵打量峽穀,峽穀很長,但裏麵應該很寬闊,更像是一個小型盆地。

在他猶豫要不要貿然深入時,秦楚早就布置下伏兵,帶五百人在峽穀入口處埋伏,其餘人在山穀中做好陷阱,大量枯草和少量火藥放置在草木從中,隻等待清軍進入後立即放火。

劉良能很謹慎,族兄再三交代他,沒有部曲的將領,在滿清高層眼中沒有任何地位,他時刻牢記族兄的囑托,保存好實力,他騎著馬在峽穀前轉來轉去,就是不肯進入。

尼堪派來的督戰官,一個鑲紅旗牛錄騎著馬跑過來催促進軍,完全不顧及麵前是否有義軍埋伏。

劉良能看見這個牛錄就心煩,雖然跟著族兄投清,但不代表他懼怕八旗子弟,他沒好臉色給牛錄看,指著不遠處山口說道:“這地兒人生地不熟,要是進去被反賊埋伏怎麼辦?”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牛錄竟然啪的一鞭子,抽打在他臉上,一道十幾厘米長血痕從左額頭劃到右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