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池州府義軍領袖,吳應箕和朱盛濃深明大義,不爭權奪利,一切以抗清為目的,兩人私下決議,決定尊金聲為義軍總領袖,都是抵抗清軍隊伍,不應該區分彼此,各軍越壯大越好。
作為本土義軍,倆人傾盡全力,從糧草等方麵無條件支持金聲,使得金聲大為感動,因為兩軍通力協作,池州府抗清形勢一天比一天好。
秦楚在搭大概建狼營基礎上,建議金聲派出一隻軍隊駐守附近青陽縣,和銅陵縣互為犄角,防止清軍來攻,對於這個建議,金聲深以為然,和吳應箕,朱盛濃商定後,決定增派一隻軍隊駐守青陽縣,還調遣一隻軍隊駐守石埭縣。
銅陵,青陽,石埭三座縣城從北到南一字排開,互為犄角,清軍來攻,另外兩座縣城隨時支援,但是安排誰去青陽,誰去石埭縣卻引起爭論。
朱盛濃想親自駐守青陽,這次劉廣雄興兵來攻,他見識到困守孤城,是非常錯誤軍事決定,當金聲提出要分兵把守青陽和石埭縣,他不等吳應箕提出意見,就答應下來,執意要去青陽縣。
吳應箕也看到現有軍事布署出現偏差,金聲提出來分兵駐守,是非常正確選擇。
但是他補充說道:“金侍郎有所不知,青陽縣,石埭縣也殘破不堪,附近百姓大多流離失所,這兩座縣城不僅僅是空城,更是死城,想重新築城尚需時日。”
金聲皺著眉頭,表示理解,和吳應箕說道:“既然如此,你我三人分開駐守,倘若清軍來攻,及時增援,我領軍去石埭縣,盛濃去青陽,這裏就有勞應箕了。”
吳應箕堅決反對金聲去殘破石埭縣,他強烈要求金聲和他一起駐守銅陵縣,再安排其他得力幹將去石埭縣。
“侍郎是我大軍主帥,怎能去石埭縣呢?這裏還需要大人坐鎮,大人麾下戰將秦楚,是一個將才,可以試試看。”
金聲正想辦法開口讓秦楚去青陽或者石埭,吳應箕正好騷到癢處,便立即同意由秦楚出鎮石埭。
三巨頭在城中秘密商議,而秦楚正眉頭緊鎖,看著新擴充的狼營,怎麼看怎麼別扭,從俘虜中招兵兩千,有一百多前明軍,這些人還像個樣,剩下的人,既不中看也不中用。
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懶懶散散在軍營裏遊蕩。
這麼一群人肯定不行,不要說野戰,哪怕是守城也是一觸即潰,軍中銀子也不多,大把撒銀收買軍心無做不到,秦楚有些浮躁,想迫切帶出一隻精銳。
他有很多天才計劃想實施,想想卻又無從談起,效仿後世現代軍隊組成方式,首先生產力跟不上,土地出產不大量農作物,沒有物質基礎支撐,強行將現代化軍隊組織方式硬套到這隻軍隊,帶出來軍隊成為四不像。
聆聽陽看出來秦楚有些浮躁,向秦楚建議從練兵開始,讓王獻擔任狼營刀槍劍棍教頭,教會新兵使用武器,他擔任弓箭火銃教頭,爭取在短時間內形成基礎戰力。
秦楚卻搖搖頭,和他說道:“你這個想法不錯,但是我們沒有充足時間,劉廣雄兵敗消息,很快就會傳到清軍耳中,他們不會放任後方被我軍占領,最遲一個月,清兵會再一次圍攻,你在這半個月內能帶出來狼營嗎?”
聆聽陽不做聲響,半個月能讓狼營新兵完成最基本訓練都算是超額完成任務。
“你記住,新兵隻能是在征戰中變成老兵,特別是亂世中,沒有哪個人會好心好意,給你時間練兵,隻能是一邊打,一邊練。”
秦楚正搖頭歎氣時候,金鷹跑過來和他說道:“秦總兵,侍郎大人有請。”
“好,我這就去。”
秦楚讓聆聽陽先練著,他和金鷹去金聲府中。
金聲府邸是城中一間普通民宅,吳應箕給他安排豪宅被他婉拒,隻是隨便選一間普通民宅,和他一起等待秦楚的,還有邱意濃和關培傳,等秦楚推門而進後,金聲立即和他說起分兵駐守事宜。
金聲話不多,卻把意思說的很明白:“我留在這裏,你們去石埭縣。”
秦楚早就想出去,可他想去的是青陽縣,冷不丁聽說去石埭縣,趕緊和關培傳,邱意濃在地圖上找到石埭縣位置。
石埭縣在池州府最南邊,距離青陽和銅陵有些距離,他沉思一會說道:“侍郎大人,倘若我等去石埭縣,和銅陵縣中間被青陽縣阻隔,清軍隻要重兵攻下青陽,我軍首尾不能相連,末將也不能隨時支援大人,這樣分兵反而是兵家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