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節:狼營(五)(2 / 2)

“給我往死裏打,叢山關就那麼點人,打下叢山關人人有賞。”

叢山關守軍盡力,當清軍即將破關而入,有秦楚扇起來蝴蝶效應開始起作用,由於勒克德渾和葉臣前期攻擊太平府花費太多時間,沒有防備到隆武朝廷大學士黃道周兵馬,他帶領一萬大軍從績溪突然入關,提升關內守軍力量,極大鼓舞守軍信心,同仇敵愾擊退清軍一次又一次進攻。

葉臣直接問尼堪,這黃道周是何人?

尼堪根據執勤情報顯示,很快就告訴他,黃道周是為數不多忠於隆武忠臣,從家鄉募兵,得三千步兵,沒有戰馬,也沒有久經戰陣悍卒,硬是靠著一腔熱血,從福建入江西,一路上打打停停,得到各地中下層百姓支持。

清軍在南方三大主力被拖住,地方投降派實力不濟,被黃道周連續打幾個勝仗,士兵越打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義士加入其中,葉臣猛攻叢山關,放鬆對他這一路明軍警惕,讓他他有機會增援叢山關。

他的加入,讓葉臣一拳頭打在鐵板上,痛的皮開肉綻,他臉色鐵青坐在軍,底下將領都不敢大氣呼吸,生怕被責罵。

尼堪地位高,為了緩和氣氛,好心和他說道:“還是從長計議,叢山關雖比不上山海關,但也是雄關漫漫,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輕易拿下。”

“貝勒爺說的有理,隻是這叢山關不拔,我軍不能占領江西,給偽明然殘喘的時機,福建隆武又躲在浙東魯王南邊,大肆招兵買馬,假以時日成了氣候,影響攝政王算盤計劃,我們拿什麼去交攝政王?”

於永綬早年在福建擔任參將,對福建軍務有所了解,說道:“都統莫慌,那朱聿鍵不過是傀儡,實權都在海賊鄭芝龍手中,末將以為不足為慮。”

“鄭芝龍不過是海盜頭子,手底下一群海賊罷了,海戰或許略勝一籌,可到陸地上,還不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有一點正規軍樣,末將也認同於總兵看法”

田雄和於永綬攻打徽州府,秘密結成同盟,共同進退,兩人一唱一和,葉臣看在眼裏放在心裏,等結束徽州府戰事後,這兩人要分開,一個去湖南,一個帶在身邊,免得尾大不掉。

“我聽聞鄭芝龍有一子,名鄭森,又名成功,此子素有威名,少年有為,放任不管不問,日後終會成為心腹大患,必須盡早擊破叢山關,從北往南橫掃江西明軍,隔斷明軍東西聯係,早日平定江南。”

葉臣說完以後,肩膀一抖,突然高聲說道:“諸將聽令。”

包括尼堪等所有滿漢將領蹭的站起來,人人站的筆直,等待葉臣軍令。

“即日起全力進攻叢山關,各部兵馬不得畏縮不前期,如有違令者,斬!”

叢山關守軍已被重重包圍,清軍數次強攻受挫損失些許兵馬,這些兵馬對清軍而言,根本不會傷筋動骨,隻是他還沒有接到劉廣雄戰敗消息,也沒有想到劉廣雄會如此迅速敗亡。

在他強令下,清軍主力專心致誌攻打叢山關,並在當地秘密收買漢奸,為從內部攻破山關做足準備,清軍重兵圍攻叢山關,給了池州府抗清勢力重整軍備,提供一個千載難逢時機,金聲,吳應箕和朱盛濃飛速擴充實力,把南直隸明軍散兵遊勇都彙集到一起,極大壯大軍事實力。

遠在石埭縣秦楚,也終於得以騰出手來,在石埭縣布置防線,石埭縣距離徽州府比較近,一切軍事行動都要格外小心翼翼,在石埭縣足足等十天,狼營全體將士全部都到位,完整規建,最後一隻規建軍隊是狼尾營,他們因為攜帶全軍軍事生活物資,落在最後麵,所以也是最後一隻到達軍隊。

秦楚默不作聲,狼尾營最後到達說明其他將領沒有保護輜重意識,等在石埭縣立住腳後,要好好解決這問題。

各營進城後,秦楚一人在斷壁殘垣上端看狼營,每一個千總都有一百左右老兵帶領訓練,這些老兵是狼營骨幹力量,也是軍中發展壯大基礎,而秦楚始終沒有忘記在貴池縣趙晃,盤踞在貴池縣趙晃始終是狼營眼中釘,肉中刺,必須要一舉拔掉這顆釘子,為了對抗貴池縣趙晃,秦楚派出大量斥候,用來打探貴池縣消息。

同時他還對狼營兵力配置和軍事組織做出進一步細化,馬錫曾經是禁軍提督,經過這些天長途跋涉,也終於恢複曾經提督風采,到石埭縣後他建議秦楚,曾設鐵匠營和雜造局,兩個新成立組織暫時掛在狼尾營旗下,專門負責打造兵器和修複武器。

為了吸納人才,秦楚還從內部開發人才,一部分不適合作戰士兵被淘汰到鐵匠營,會工匠技術士兵也從戰兵退出加入雜造局,但是這兩個新成立單位非常弱小,秦楚也隻能在以後征戰中慢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