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節:死戰到底(九)(1 / 2)

洪群時有些不好意思和他說道:“下官思來想去,還是為官一方,造福百姓更能發揮我的抱負,這軍旅之事下官是個外行,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牛光天哦的一聲,和他說道:“哦,原來是這樣,那你還是在參謀部好好幹吧,我的傻兒子。”

洪群時自討沒趣,隻能是跟在他屁股後麵往徽州府深處撤退,秦楚在撤出叢山關二十裏地後,命令諸軍停止前進,各軍派遣精銳斥候,在方圓進行警戒,警戒直徑為秦楚所在地方圓五裏,發現任何非徽州府軍人員,統統格殺。

這麼做就是為了保密,全軍將士仍然不換裝,保持百姓和傷兵打扮,秦楚和幾個主要將領做出新一輪決定,秦楚帶領狼喉營趕往黃山,王獻,劉良能各帶一軍隨軍行動,聆聽陽和鐵峰兩軍作為後備力量,負責全軍後勤。

徽州府軍主力秘密向著黃山前進,這一路上沒有發現清軍斥候,清軍斥候也不敢深入到徽州府深處,隻看見駐紮叢山關徽州府百姓,在今天早上紛紛離開叢山關,具體去哪,清軍斥候也不清楚。

劉良佐知道後,心裏直嘀咕,這徽州府軍在幹什麼?竟然遣散隨軍支援前線百姓。

莫非是糧草不濟?

還是有其他原因?

劉良佐坐在軍營裏,和幾個下屬將領為這個問題爭論一個上午,最後一致認為明軍糧草不足以支撐幾萬人供給,所以遣散部分支前線百姓,以便節約口糧。

劉良佐越想越有道理,他認為叢山關守軍力量並沒有削弱,離開的都是些平民百姓,明軍主力仍舊在叢山關駐守,還甩掉一大批戰鬥力弱的群體,他命令全軍加強戒備,他這隻軍隊是為了迷惑明軍,讓明軍不敢出關,也不敢去支援地方,他隻需要等待許漢鼎打通涇縣,既可以撤回涇縣,和許漢鼎合二為一,當前任務就是和明軍互相幹耗,借此機會讓叢山關明軍能成為擺設。

而關內守軍如臨大敵,關內有四到五萬百姓,每天消耗糧草無數,還要防止細作在關內活動。

為解決這個問題,董方和鐵峰還有焦根三人坐在一起,炮營屬於後勤部,後調到工部,最後變成秦楚直屬部隊,雖然駐紮在關內,但是炮營主力部隊也悄悄下山,一些小型火炮在夜間偷偷運出關,也在趕往黃山路上。

失去炮營加持,叢山關守軍力量無比虛弱,董方終於覺得大顯身手時候到了,關內百姓在會戰結束前不允許離開關內,並且在百姓中挑選出一千名十五至二十五,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三十五至四十五男子各一千名,每人配備長槍大刀和少量三眼銃,全部穿上軍服,早上由二十歲這部分百姓假扮正規軍,在關口巡邏,中午則換上三十歲百姓接替巡邏,傍晚則是命令四十歲百姓巡邏,夜間由城防軍和績溪軍交替巡邏,防止有清軍細作混出關外。

城防軍不僅僅是協助守關,還有一件重要事情,就是保護好尼堪,尼堪乖乖聽話,鐵峰對他們也會優待,要是有逃跑或者是作亂,秦楚給鐵峰生殺大權,沒有和金聲恒談妥之前,不允許活著的尼堪離開叢山關。

董方將人員分配完善後,焦根愁眉苦臉和他說起內務部就這點人,還都是依靠情報副僉事易征幫忙訓練的官員,各方麵能力都還不是很強,對於有可能隱匿在關內清軍細作,本根無從下手。

鐵峰是叢山關守軍軍職和職務最高的將領,但他也屬於客軍,叢山關守軍還是以績溪軍為主,他開口說道:“老焦,你也是跟著花僉事混的,這有啥難,你盯著天上,關口,還有河流,守住這三點,就算有韃子細作,也不能把情報傳出去。”

“鐵將軍,你有所不知,我這滿打滿算也就五十個下屬,這哪裏看得過來,不說別的,這天上飛的,我們內務部也沒那個本事射下來,關口倒是有鐵將軍和董將軍幫忙看著,這水裏遊的,也忙不過來,這山上有多少條溪水通往山下,隻需要把情報綁在木條上,晚上往溪水中一放,第二天天亮韃子就可以收到,還請二位將軍多多幫忙,我內務部將會從其他方方麵去尋找韃子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