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節:反正(一)(1 / 3)

徽州府主力部隊北上進攻安慶和廬州,許漢鼎這一路作為一隻偏師,帶領兵部幾個家夥,一共三百餘人去湖廣招兵買馬,路過九江府,拿著徽州府路條,作為盟友,九江府明軍沒有為難,直接讓這隻軍隊通過,許漢鼎從瑞昌縣進入武昌府,踏進武昌府第一天,就被少數八旗兵偷襲,三百多士兵拚死護住銀子,許漢鼎也是拿出死勁和八旗兵死戰,要不是秦楚率軍隨後趕到,許漢鼎將會成為徽州府軍第一個陣亡總兵。

將八旗兵趕走後,許漢鼎一臉羞愧來到秦楚麵前,向著秦楚表示歉意,秦楚沒有將他道歉放在心上,而是問他,怎麼進入武昌府第一天就被清軍偷襲,還是被清軍中最精銳八旗兵偷襲?

許漢鼎也是一頭霧水,他之前在李棲鳳那裏獲得消息,清軍主力都集結在荊州府,怎麼在湖廣東南方向也布置這多麼兵力?

秦楚又問他,武昌府哪裏有軍戶可以招納,許漢鼎趕緊告訴秦楚大明在湖廣都司下屬數十個總旗,距離最近是武昌衛,以及武昌左衛,其中武昌衛人數最多。

隻是武昌左衛早年間已經荒廢,從此地北上,一路上都有小規模哨所衛所,運氣好說不定可以碰到逃散軍戶,要是沒有遇到,就直接將這一路上百姓全部帶走。

秦楚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剛剛進入武昌府,就被韃子襲擊,這附近肯定有韃子軍營,而此地為興國州範圍,興國州統領通山、大冶兩縣,根據斥候打探到消息,這兩地有少量清軍將士駐守。

命令李非、高田和譚功軒三人分別從東、西、北三個方向進行探索,其中譚功軒去通山,高田去大冶,李非去興國城,遇到清軍不要交戰,直接撤回來,遇到百姓和逃散軍戶也一並帶回來,後天中午在興國城彙合。

三人領命而去,秦楚帶著其餘兵在李非後麵不緊不慢跟著,許漢鼎也和他說起這湖廣地區見聞,湖廣明軍二把手,巡撫堵胤錫素有遠謀,而湖廣明軍一把手,總督何騰蛟目光短淺,不足為慮,在滿清那裏,堵胤錫反而是勁敵。

秦楚對何騰蛟和堵胤錫了解,都是從史書上得來,許漢鼎說的倒和史書一致,這也是他第一次踏入湖廣地界,和曆史一樣,湖廣等地也是一片焦土,經過幾年混戰,路上也看不見難民,各地人口都被軍閥當成寶貝,沒有特殊命令不得離開統治範圍。

當天下午,李非就帶著城防軍已經殺到興國城外,興國州守備全歐正在城內青樓飲酒作樂,聽聞有明軍來襲,嚇得差點不舉,連忙穿戴好鎧甲,在部下擁簇下來到城牆,看著城下明軍,大搖大擺往城裏殺來,他幾乎不敢相信,這年頭還有這麼大膽明軍,在八旗兵麵前,明軍主力被打的灰灰湮滅,這是從哪裏冒出來的明軍?

難道是從江西殺過來的,仔細想想也不對,江西明軍正在全力和葉臣軍團交戰,哪有多餘兵力攻打興國州?

全歐看著明軍人數不多,心裏也稍微安定,興國城內有一千六百兵丁,麵對城下數百明軍,全歐有必勝把握,他甚至在考慮要不要帶兵殺出去,把明軍就地消滅,可以為自己記上一功。

李非也沒想攻城,就手底下這幾百人,沒有火炮,沒有雲梯,沒有攻城錘,真的隻能用頭攻城,在城下轉悠一圈,覺得就這麼走,有心不甘心,就扯開嗓門對著城上就是一頓吼。

“你們這群給韃子做狗的崽種,見到主人來了,也不開門迎接?”

全歐一聽,火冒三丈,這是哪裏冒出來孫子,他命令士兵射箭,射死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夥,李非早就防備清軍偷襲,特意帶領部下在弓箭射程之外晃悠,騎在馬上慢悠悠走來走去,李非這麼做,是有他的道理,譚功軒和高田在通山、大冶一日遊,清軍在他們到來之前,早就跑得沒影,城裏也空無一人,兩人在城裏沒有找到有價值東西,立即帶領部下往興國城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