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節:惠州府(三)(2 / 2)

田鬥回到軍營後,立馬帶著銀子去向上頭彙報情報,他是黃應傑部將,因為隻是一個中低級將領,並沒有資格和黃應傑見麵,把銀子交給黃應傑參將桂厲,桂厲可是黃應傑絕對心腹,每個月都要給黃應傑一千兩銀子,這些銀子都是搜過老百姓而來。

田鬥把新開的這間客棧告訴桂厲,桂厲聽完以後,眉頭一皺,他當然不相信,李振等人吃飽沒事到這裏來開客棧,對李振等人真實身份很感興趣,當天下午就帶著田鬥去見黃應傑,黃應傑和惠州都督李士璉,兩人在惠州府擁兵三萬餘人,自成一派勢力,形成尾大不掉局麵,兩人正在城內密謀奉趙王朱由棪監國,兩人都認為隆武帝失敗在即,都想在這場戰亂中獲取最大利益。

趙王此時正在長樂,從惠州城騎上快馬,隻需要一天就可以抵達長樂,兩人都想好了,在擁護趙王後,自稱兵部尚書和東閣大學士等,卻接到桂厲彙報意見客棧事情,兩人都是聰明透頂之人,這時候來惠州府的人,不是韃子就是其他官軍勢力。

黃應傑和李士璉說道:“有點意思,都督,過段時間我們去看看,先讓人盯著,不管他們是韃子還是其他人,都不要傷性命,說不定以後會有大用途?”

“黃總兵言之有理,要是韃子派來的,那可真是天賜良機,韃子真的打過來了,這就是一根橋梁,韃子被打跑了,這群人就是我們送給朝廷的禮物,豈不是到手的功勞?”

兩人很快就做出部署,命令田鬥暗中觀察李振和田家人客棧。

布置完任務後,李士璉突然有些無語,和黃應傑說道:“這客棧名字叫做田家人,怎麼會這麼俗氣呢?”

黃應傑猜想可能是李振等人為掩人耳目耳目,而故意取一個俗氣名字,李士璉深以為然局麵。

......

惠州府邸隻是大明一個縮影,各地基本上自立,此時在兩廣主持抗清大局是瞿式耜,他擔任廣西巡撫期間,平定靖江王陰謀,但後在弘光朝廷覆滅,有意擁立桂藩,受到隆武帝猜忌,遭到排擠被解除廣西巡撫職務,調任行在兵部左侍郎,廣西巡撫一職由晏日曙接替。

瞿式耜拒絕去福建就職,在隆武政權覆滅前,一直在廣東留連賦閑,因為聲望高,雖然沒有在朝為官,卻也是廣東軍事事實上領袖,和另一位廣東實權派人物丁魁楚平分秋色,在兩廣仍然有大部分兵馬也聽從丁魁楚調令,瞿式耜不得不在肇慶等地,積極整頓兵馬。

李振這個芝麻大的小客棧,在廣東有數千家,新開一家倒閉一家,這些芝麻大的事情,他完全不知情。

但是他卻在李振抵達惠州府前,就已經派出心腹去江西尋找金聲恒和秦楚,更讓自己家族子弟去南直隸和金聲聯係。

他認識到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做無意義內耗事情,再無意義內耗下去,恐怕大明最後的血液也要被放幹。

他眼光也比較長遠,命令副總兵焦璉秘密北上,首先和那一位傳說中數次擊敗韃子名將秦楚接觸,畢竟秦楚占據贛州府,清軍想要南下攻擊廣東,就必須跨越贛州府,所以他把贛州府排在第一位,再三囑咐焦璉要和秦楚搞好關係,使得贛州府成為廣東堅實而有力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