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也意識到僅僅依靠第一師的力量,不是東瀛軍隊的對手,為此他下令,留守在柳州城的侍衛和藍衣軍迅速到五屯所集結,在慶遠府的李長刀第四師,李化鯨第五師,接到軍令後,也立即趕往五屯所參加此次會戰。
張家玉建議秦楚也調動劉良能第三師,第三師騎兵最多,成為一隻遊走的機動力量,還可作為全軍的預備役,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張家玉的建議,秦楚點頭同意,同時,秦楚下令留守在象州的陳邦彥為柳州和慶遠守備,做好守土有責重任。
聆聽陽問秦楚,大軍全軍出動,糧草應該怎麼解決,這一點秦楚不擔心,各路兵馬都會帶一點糧草,忠貞營在梧州府還有大量糧草,可以撐一段時間,還有在平樂府的焦璉,雖然他和忠貞營是生死仇家,但是麵對柳州兵馬,忠貞營和東瀛軍隊血拚,他會很樂意給柳州兵馬支援糧草,可以看見忠貞營和東瀛軍隊兩敗俱傷。
張家玉覺得參加會戰兵馬還是不夠,他有些猶豫問秦楚,要不要將遠在懷化的第二師,也調回來參加戰鬥,畢竟第二師實力在全軍算得上比較靠前的一支軍隊。
秦楚搖搖頭,第二師駐地在柳州府懷化城,懷化是柳州府的北大門,也是防止曹誌建軍隊和大西軍南下的最後堡壘。
他調動第二師南下,整個柳州處於不設防的真空狀態,就算他在前線把東瀛人打敗,也會失去賴以生存的根據地。
所以第二師在現階段就是一隻“死”軍,全軍沒有北上計劃之前,第二師死也死要死在懷化城。
秦楚排兵布陣初具雛形,各地軍隊接到通知以後,也紛紛拔寨而起,往五屯所靠攏,唯一讓秦楚心痛的是江臂通獨立旅,江臂通叛變以後,不僅帶走獨立旅有生力量,還牽製陳邦彥等部分留守力量,使得半個柳州府失去戰略支援作用。
“報,大人,興國公營外求見。”
今晚帶隊執勤的左昌做門外走進來,向秦楚稟報李過等人又一次抵達軍營,秦楚立即站起來,出去迎接李過。
李過四十多歲,一夜的奔波,雖然一直在騎馬,但還是累的他幾乎不能下地走路,但還是撐著搖搖欲墜的軀體,和李來亨等人上前拜見秦楚。
“興國公,莫要多禮,快到軍營歇息。”
秦楚一把拉過李過的手,兩人肩並肩回到軍營,李來亨等親兵也是疲憊坐在地上歇息,閻可義給他們送來清水和幹糧,李來亨也不客氣,將水和幹糧全部吞下肚子,緩解了疲勞,也驅散了饑餓。
在中軍營房,李過沒有半句廢話,坦誠告訴秦楚,他和高一功等人商議的計劃,撤退忠貞營的部分老幼病殘,請求秦楚可以護送他們到柳州府,作為回報,其餘的忠貞營將士,將會和秦楚一個進攻東瀛軍隊。
秦楚求之不得,立即點頭同意,但是把忠貞營放在哪裏,秦楚在腦海裏過了一遍,計上心頭,既然陳邦彥在象州獨木難支,為什麼不讓忠貞營殘部前往象州呢?
秦楚問李過,忠貞營有多少人要撤退到柳州府休養,李過沉吟一會,告訴秦楚有萬餘人。
秦楚一聽,有些好奇,問道:“怎麼有這麼多傷兵?”
李過見秦楚這麼問,就明白秦楚並不了解忠貞營的構成,忠貞營名義上有數萬人,但是大部分是將士家屬,沿途收留的老百姓,精銳將士並不是很多。
他慎重其事回答秦楚,撤退到柳州府忠貞營將士,大多數老幼病殘孕,傷兵有一些,但大多數還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秦楚內心一喜,真乃天助我也,柳州府南部的百姓被江臂通拉走大半,正好可以讓忠貞營的人馬補充道柳州府南部地區,然後慢慢同化,簡直是一次完美的契合。
他不動聲色,故意露出一絲絲為難的表情,李過以為它不但應,有些心急,說道:“秦總督,你放心,這些人都是叟無存貼的老百姓,絕不會做出鳩占鵲巢之事,還請秦大人看在我們願意為秦大人作戰的份上,給他們一條生路。”
李過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秦楚這樣下去,也無多大必要,他當場答應李過,願意接受忠貞營的家屬,但有一個條件,就是忠貞營要是離開梧州府,願意留下來的百姓,不得強行帶走。
對於秦楚這個要求,李過還真的有些迷糊,莫非秦楚看中忠貞營家屬,這些家屬中並無多少青壯,就算是男性,大多也是孩童,但是不管怎麼說,秦楚至少收留他們,李過也同意秦楚這個請求。
達成協議以後,秦楚召集軍中將領,和李過一起製定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