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節:偷襲(七)(1 / 3)

果不其然,炮擊結束以後,鈴木荒下令全軍出擊,李成棟很是不解,不是要撤回去嗎,怎麼就變成全線出擊呢?

鈴木荒這麼做,是為了提升士氣,他帶領主力部隊從蒼梧城趕到五屯所,一路上舟車勞頓,將士怨氣衝天,在五屯所又看見輜重聯隊被殲滅的慘狀,士氣很是低迷,需要用一場勝利提升士氣。

而打冷槍的這個敵人,背後肯定有一隻明軍軍隊在撐腰,有十幾門火炮支援,鈴木荒認為可以打敗明軍,提升士氣,再選擇撤回到蒼梧城。

李成棟隻好帶領數千暫一師團的將士給東瀛人打頭陣,數千偽軍士兵戰鬥力不行,但是可以消耗近衛團的武器彈藥,看著這些偽軍士兵貓著腰往山穀裏衝過來,寧二很多次都想用步槍還擊,卻被秦楚製止,這時候開槍,可以消滅一些偽軍,卻會暴露近衛團的位置,遭到東瀛炮火的襲擊。

既然東瀛人用偽軍來送死,這一場伏擊戰就沒有必要進行,秦楚下令撤退,以第一營斷後,第二第三營迅速撤離戰場,尋找下一個合適的時機,偷襲東瀛軍隊。

近衛團來無影去無蹤,斷後的第一營也沒有和暫一師團交戰,成功完成斷後任務,順利撤出戰場,這一切都要得益於暫一師團的膽怯,他們很害怕被敵軍伏擊,而且敵軍也裝備三八步槍,李成棟在後麵用鞭子打,很多偽軍士兵硬是忍著劇痛,繼續保持龜速前進。

等到暫一師團戰場山穀以後,近衛團早就跑得沒影,李成棟臉色非常難看,他都不好意思向鈴木荒彙報,鈴木荒倒也沒說什麼,帶上幾十個步兵來到山穀,這裏確實是一個天然的伏擊戰場,他讓士兵去山穀裏看看,有沒有明軍留下來的物資。

李成棟也忙讓暫一師團去幫忙,卻被鈴木荒製止,鈴木荒在剛才打冷槍中,意識到明軍已經撤退,那麼明軍為什麼會撤退,他認為是有暫一師團在前麵幫忙擋子彈,所以才迫使明軍放棄伏擊。

這一路上需要暫一師團去當炮灰,他和李成棟說道:“李桑,帶上的軍隊,咱們在這裏打一場殲滅戰。”

李成棟豈能不知道鈴木荒的心思,不就是讓暫一師團去做炮灰嗎?

他心想,就算讓麾下將士做炮灰,隻要他能夠成為軍團長,炮灰就炮灰吧。

“聯隊長,你就放心吧,暫一師團將士是帝國忠誠的勇士,聯隊長說打哪裏,我們就打哪裏,有不聽從聯隊長的軍令,我李成棟一刀剁了他。”

鈴木荒讓李成棟帶領暫一師團分散在東瀛軍隊周圍,這樣一來,就算是遇到伏擊,明軍的武器彈藥大部分傾瀉在暫一師團中,對東瀛正規軍的打擊會很小。

李成棟立即去執行鈴木荒的軍令,把暫一師團分散在東瀛軍隊附近,並且一路向著近衛團撤退的方向前進,大有不把近衛團消滅就不撤兵的氣勢。

鈴木荒這一招極其卑劣,暫一師團將士的性命在他看來,和螻蟻一樣,死了就死了,大不了用銀子去組建一支偽軍,帝國將士的性命比金子還要珍貴,在華夏大地,也就兩個師團的將士,死一個就少一個,等待下一次從本土補給兵源,至少要到明年夏天。

他讓暫一師團為數不多的騎兵部隊追擊明軍,他帶領主力部隊在後麵,不緊不慢的跟著,發現明軍的蹤跡,立即用大炮轟,他要用這一招,將明軍逐出梧州府,順便恢複部隊的士氣。

近衛團被東瀛軍隊跟在後麵,領著東瀛軍隊往東撤退,隻是再繼續撤退,就要被趕出去梧州府。

此時,秦楚有兩個選擇,一個繼續向東,被迫去廣東和東瀛人打遊擊,這條路和送死沒有區別,另一條路是北上,進入平樂府,將東瀛軍隊引到平樂府,和焦璉的軍隊一起進攻東瀛軍。

但是這樣一來,勢必會引起焦璉的不快,秦楚騎在馬上,突然想到,為什麼不選擇南下呢,南下還有忠貞營和第三師兩支部隊,他和三個營長說道:“不能繼續撤退了,咱們南下。”

保羅這一路上累成狗,不想繼續被東瀛人碾的四處跑,說道:“秦司令,我不想跑了,咱們就在這裏,和東瀛鬼來一場戰鬥,我保證我的兄弟們死戰不退。”

吳茂瞪了他一眼,意思是秦大人的軍令,你竟然反對,保羅被吳茂瞪了一眼,識趣的閉上嘴巴,他的心聲其實也代表很多將士的心聲,被東瀛人追了一個上午,將士累的氣喘籲籲,要不是忠誠於秦楚,在其他的軍隊早就一窩蜂散了。

秦楚性格偏執的一麵,在這一刻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他神情一肅,保羅心裏有些發虛,立即帶上第三營將士向著南方前進,其他兩個營和直屬部隊,也跟在後麵往南方撤退。

近衛團突然改變方向,讓東瀛軍隊陷入迷糊中,鈴木荒和李成棟一致認為這支明軍指揮官腦子有問題,南邊不是蒼梧城嗎?

明軍往蒼梧城撤退,豈不是想死的更快一些,他們還不知道蒼梧城失守的消息,同理,秦楚也不知道蒼梧城被第三師攻占的消息,兩支軍隊一前一後往蒼梧城方向撤退。

近衛團為了加快速度,放棄走小路和山路,就從官道上突破,東瀛軍隊在官道上布置少量的偽軍士兵,這些偽軍士兵就是擺設,輕鬆被近衛團擊敗。

而在其他官道上的偽軍哨兵,也被第三師斥候突破,這些斥候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斥候,是劉良能麾下最精銳騎兵,劉良能命令斥候哪怕是死,也要把攻占蒼梧城消息告訴秦司令。

這些騎兵隻知道秦楚在五屯所,等他們衝到五屯所,卻發現這裏沒有一個人,不管是東瀛人,還是友軍,整個五屯所都是一片靜悄悄,眼前場景讓斥候懵了,梧州府這麼大,誰知道秦大人帶領軍隊去哪裏和東瀛人作戰?

一群斥候圍在一起,嘀咕一番後,決定分兵兩路,分別前往梧州府南北兩個地方,這時候,秦楚布置一個排的聯絡騎兵在梧州府遊走,開始發揮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