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從流氓到皇帝-第一百十五章 兔死狗烹(十三)
後世有人對這個呂雉的作風問題提出嚴厲的批評,說她不顧自己是皇太後的尊嚴,竟敢私通這個審食其,嚴重敗壞了當時的朝綱政紀,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應當受到後世的譴責。
說這個話的人有失公允了,你們隻看到這個呂雉跟審食其如何私通,卻沒有看到劉邦如何沾花惹草,到處風流,這完全就是選擇性失明,這完全就是對呂雉,這個中國曆史上少有的罕見的,極富有政治治國能力的女性領導人的歪曲和非議,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的糟粕,是大男子主義的集中體現,再次要為這個呂雉大喝兩聲,為她平平反。當然這隻是對她治國理政方麵的能力水平的高呼,就這點太史公也對呂雉很高的評價,隻是呂雉對待情敵戚夫人那些擋路的政敵的殘酷作為,實在是不能讓人接受,完全是個歇斯底裏的,沒有一點點人道人性的惡毒婦人。
呂雉在被項羽通過鴻溝協議放回來後,看到了自己的丈夫身邊多了不少女人,每個女人都比她年輕漂亮,有個叫戚夫人的女人更是厲害,劉邦每天就往她那裏跑,根本就不往呂雉這邊來了,連個平常的問安打招呼都免了,這個巨大的落差使得呂雉很是傷感,他要搞明白為什麼這個戚夫人會有如此大的魅力,竟然能夠怎麼持久的勾住劉邦的心思?
很快,呂雉就找到了同樣被劉邦臨幸了一次後就再也不光顧了的薄姬,兩個同病相憐的女人開始探討這個戚夫人為什麼如此受到皇帝寵愛的問題了,薄姬她倒是想得很開,她說她無所謂,自己那個兒子劉恒還小,目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盡快將這個兒子護養成人就好,其他的什麼得不得到皇上的寵愛就沒那麼要緊了。
呂雉則不同,她不像薄姬這樣安於天命,逆來順受,她覺得她是大漢開國皇帝的正牌皇後,是母儀天下的,是要有權威的,要是連我都忍氣吞聲了的話,那劉邦這廝豈不是要更加牛氣衝天,誤作非為了?
很快,呂雉就得知了這個戚夫人為何深受劉邦寵愛的秘訣,原來這個戚夫人不但人長得好看漂亮,而且人家還唱歌跳舞樣樣來,並且花樣繁多,推陳出新,文化學曆也比呂雉高,琴棋書畫都拿得出手,最要命的還是這個戚夫人為快六十歲的劉邦生了個兒子,這樣就直接威脅到了呂雉作為皇後的地位,劉邦非常喜歡這個叫劉如意的小兒子,總是在戚夫人和別人麵前有意無意的提起讓這個劉如意來繼承大漢皇帝的寶座,這樣一來,更加觸動了呂雉那根脆弱敏感的神經,心底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扳倒這個戚夫人,為了自己後半生的幸福生活和自己的那個兒子劉盈,呂雉準備豁出去了,你劉邦不仁,別怪我呂雉不義。
可是剛剛被釋放回來,周邊除了一個審食其是可以說得上話的親信外,沒一個自己可以值得依賴的同誌,要想在大漢宮廷裏麵過關斬將,出得頭來,呂雉麵臨的困難著實不小。但現實就在那裏擺著,呂雉知道自己隻有去抓住機會,抓不住機會就創造機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宮內外力量,先外後內,先易後難,一步步,循序漸進的將這個目標實現,才能在這裏幸存下來,否則一旦被那個趙如意當上了皇帝,連自己和兒子劉盈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不是她狠心,曆朝曆代血腥殘酷的奪位慘劇時時刻刻的提醒著呂雉,千萬不要手軟,對情敵和其他政治上的敵人手軟就是對自己和盟友的背叛,須得當機立斷,趕盡殺絕,以絕後患。
可現在到底先拿誰開刀來樹立一下大漢皇後,一代國母的政治威信呢,呂雉的目光投向了那個倒黴的韓信,她覺得這個韓信為劉邦這個漢朝的建立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其功勞大的劉邦已經沒法繼續封賞他了,現在被劉邦找了個理由軟禁關押了起來,但終究是個禍害,須得徹底將他解決了,才是上上策。
可呂雉手頭抓不住韓信的什麼把柄,沒法對韓信下手,於是這個女人開始了耐心的等待,她完全了解自己那個花心丈夫的心思,知道劉邦對這個韓信還是不放心,隻要這個不放心在,那她呂雉肯定能找到韓信的把柄的,隻要抓住了韓信的謀反把柄,自己就先下手為強,把韓信給哢嚓了,劉邦即使知道了,也對自己的作為無可奈何的。
就這樣呂雉為了等待機會,在長安宮中忍耐等待了兩年之久,期間,她那個同病相憐的薄姬看出來了不妙的苗頭,覺得這個漢宮之中將有一場腥風血雨要上演,也不知道薄姬得到了那個相麵大師許負的真傳還是咋的,總之,在某一個好不容易見著丈夫劉邦的宴會上,薄姬懇求劉邦將她的兒子劉恒分派到外麵去就藩王,雖然年紀還不這麼大,但已經能夠為皇帝老爸擔一些責任了。